由于环戊烷和异丁烷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储运和生产均存在潜在危险,因此,在“替代”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强化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十分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随着中国整体淘汰“ODS”工作的深入开展,采用环戊烷发泡剂替代CFC11和采用异丁烷制冷剂替代CFC12的新工艺,在家电和聚氨酯行业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环戊烷和异丁烷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储运和生产均存在潜在危险,因此,在“替代”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强化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十分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生产仍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对20多个相关厂家安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厂家对安全工作比较重视,特别是一些大企业,拥有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但从整个家电和聚氨酯行业安全状况看,还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
1.使用环戊烷作发泡剂和使用异丁烷作制冷剂的厂家采用的标准既不规范也不统一,有些标准根本不切合实际。
2.员工对可燃液体的防火、防爆知识还有欠缺。对在岗操作工进行的抽查显示,近50%的操作工对设备的安全附件和监控保护装置的作用、原理和维护不清楚或不大清楚。
3.对危险区划分的概念不清楚,许多危险区域现场都没有安全标志或安全标志不齐全。
4.有些厂家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特别是对可燃液体储罐的检查、检验制度,以及卸料、修理、清理等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尚有较多欠缺。
5.在检测一些厂家的可燃气体泄漏监控装置时,发现有的厂家对监控装置没有定期检测和校准。
6.一些厂家对设备上的安全附件、仪器仪表没有定期检验和校准。不少厂家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没有认真开展安全监测工作。
上述6个方面的问题说明,安全工作还存在隐患。尽快消除安全隐患,使安全工作全面步入正轨,是摆在企业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规范标准把关安全
要实现规范化安全管理,必须以相关“规范”和“标准”来确定安全管理的内涵。
2007年12月,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制定的《使用环戊烷发泡剂生产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异丁烷致冷剂生产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安全技术规范》正式批准发布,为家电和相关行业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从事生产的规范化安全管理奠定了可靠基础。这两个规范从制订到实施历时近三年,进行过多次修改,经国家有关部门专家审查后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发布,既具有先进的科学性,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企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的规模和力度必须适应“规范”的要求,安全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安全管理机构不能“虚”,安全管理制度不能“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能“简”。
专业化安全监测 科学化安全评估
安全监测包括日常巡检和定期检测。日常巡检以宏观检查为主,主要包括安全设施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备完好,可燃液体储罐和运输设备有无变形、腐蚀、破损、泄露等现象,生产线上各部位的压力、温度、流量等是否正常,危险区内的防爆电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防雷、防静电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违章现象等。定期检测主要是使用检测仪器对可燃气体泄漏、抽风等监控装置的灵敏度和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等进行检测。对于储运可燃液体介质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导下开展检查和检验工作;同时,安全检测机构必须健全,制度必须完善,安全监测人员须为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
企业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是由安全管理、安全监测和安全性评价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加强规范化安全管理和专业化安全监测无疑为安全性评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客观上受现状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目前企业在实施“安全技术规范”时仍存在一定难度;而随着生产设备、工艺不断改进以及产品品种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这就要求企业在现有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扎实地做好安全工作,保持安全性评价的良性循环。
构建聚氨酯装备技术安全交流平台
中国聚氨酯工业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在政府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的背景下,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正以每年超过20%的趋势增长。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也对聚氨酯装备的优良及安全可靠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爆炸和火灾危险生产环境日益增多,相关的生产、设备制造和原材料供应企业都渴望建立专业性的沟通交流平台。
作为聚氨酯装备生产厂家的湘潭市精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已向有关协会提出了成立“聚氨酯装备专业委员会”的倡议,这个倡议得到了行业内广大同仁的赞同和支持。2008年8月25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委托湘潭市精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牵头筹建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泡设备专业委员会。希望这个专业化的交流平台成为互帮互促、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桥梁,并以无限的活力为聚氨酯和家电行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