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年进口量剧增。往年二乙二醇月均进口量一般在3万吨左右,而今年2-5月的月均进口量达到5万吨以上,创下历史新高。2009年1-5月总进口量23.35万吨,较2008年同期18.71万吨上涨19.9%。进口量大幅增加与欧美地区需求疲软、许多货物转售中国大陆有关,另外2008年底2009年初因金融危机而发生的去库存化也导致后期进口的潜力集中发挥。
2,江苏库存量节节升高。由于进口量大幅增加,但需求未出现实质性增长,据易贸库存统计分析,2009年2月江苏地区二乙二醇库存数量约为30,000吨左右,3月40,000吨左右,4月45,000吨左右,5月69,000吨左右,6月80,000吨左右,截至6月底,库存已经接近100,000吨水平。按照江苏地区3万吨左右的月消耗能力,目前库存需消耗3个月,但据易贸了解,6月后期到货仍难有明显减少迹象。
3,传统商家心态悲观。由于国内供应极度充裕,而下游需求较为平淡,价格上涨困难。以二乙二醇做长期行情的传统贸易商深感供需不平衡,心态较为悲观,无意追捧美金市场的进口采购。
4,外围商家仍积极入市。由于上半年价格一直处于相对低位,且二乙二醇物化性质稳定,尽管目前罐容紧张,一些资金充裕的场外贸易商仍积极入市进行投机采购,进口价格稍有下行便吸引更多买气,这导致进口市场一直难以向下调整到位。“其他液化产品上半年都涨过了,只有二乙二醇还没有大涨,价值是被低估的,长远来看肯定还有拉涨空间。”这是场外商家积极入市的典型观点,也是为什么进口货源源不断的直接原因。
5,“死货”“可售”变化灵活。现有库存中多数货物的成本均高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加上部分投资性贸易商作好了长期存放货物的打算,故而库存中有相当大部分的量成为所谓的“死货”。这就导致在价格低位盘整时,可售货源比较有限,但只要价格上行,部分“死货”就会迅速流入市场获利了结,一时涌出可观的可售货源,快速挤压上涨空间。
综上所述,江苏库存高位状况还在延续,外围商家的投机买气依然热烈,二乙二醇价格要想挣脱涨跌两难的“紧箍咒”估计不是三两月的事情,需要更长时间的历练,等待新的消息面来刺激“温吞水”一般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