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中,经常会将自然纤维与人造纤维混合,以生产更高级舒适的服装面料。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同样方法,将壳聚糖与聚己内酯混合,创造出一种兼备自然材料生物特性和人工材料机械韧度的新材料,不仅可作为神经修复用的神经导管材料,在生物医学的其他领域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新材料》杂志网络版上。
神经导管是外科手术中用来缝合神经的常用材料,除要求具有生物相容性外,还要能够在溶液中保持稳定状态,不易塌陷、断裂。目前常用的神经导管是由胶原蛋白(一种提取自动物细胞的结构蛋白)制成,不仅昂贵,而且有可能触发人体免疫反应,在潮湿环境中也会变得脆弱易损。
为解决这个问题,华盛顿大学的张泌琴(音译)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他们使用静电纺织技术,将聚己内酯和壳聚糖两种材料制成纳米纤维后编织在一起,形成与人体细胞周围的结缔组织质地相似的纳米级复合纤维——壳聚糖聚酯。聚己内酯是一种常用于手术缝合线的材料,有很好的强度和柔韧性,可生物降解,但因其表面具有排水性而不适于作为神经导管材料;壳聚糖则取自于甲壳类动物(如蟹、虾)的外壳,便宜易取,可生物降解,且具有生物相容性,不会引发人体免疫反应。其表面粗糙,适于体内细胞生长。但其遇水会膨胀,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变得脆弱。
研究小组利用这种新型复合材料制造出直径1.5毫米、长5至15厘米的原型神经导管,并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聚酯无论是在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下,都表现出稳定的强度、弹性和耐压性。在类似于人体内部的潮湿环境中,壳聚糖聚酯导管的抗拉力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制成的导管的两倍,是胶原蛋白导管的八倍。
张泌琴教授指出,这种新型复合材料不仅可用于神经导管的制造,在医用辅料、心脏移植、肌腱、韧带、软骨、肌肉修复以及其他生物医学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