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姚占海、殷敬华等科研人员研制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长效流滴膜及其制备方法”,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
据介绍,聚乙烯树脂被广泛应用在农用流滴膜上,但非极性的聚乙烯亲水性差。要解决聚乙烯树脂亲水性问题,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内添加法,就是将具有表面活性的流滴剂制成母粒,与聚烯烃树脂混合后吹膜,使具有亲水基团的流滴剂逐渐地迁移到薄膜表面,用水润湿,凝结在薄膜表面的细小水滴迅速扩散展开形成水膜顺薄膜流下,从而起到防水滴的作用。另一种是外涂法,就是将防水滴剂溶液涂在聚乙烯薄膜表面,使其具有亲水性。国内目前主要采用在聚乙烯树脂内添加流滴剂,由于流滴剂和聚乙烯树脂的极性相差较大,极易发生迁移和表面流失,故流滴持效期较短,一般为3~4个月。人们试图通过改变流滴剂结构、低聚加大分子量等缓释手段来提高流滴期,但收效甚微。此外尚存在防滴时间短和防滴不防雾甚至致雾的问题。
长春应化所姚占海、殷敬华等科研人员发明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长效流滴膜及其制备方法”,是将流滴剂接枝到聚乙烯分子链上,使流滴剂分子以共价化学键与聚乙烯分子链键合在一起,流滴剂单体中含有醚键、羟基、羧基、酯基等亲水基团,极易被水浸润,实现流滴功能。该发明由于流滴剂单体被接枝到聚乙烯分子链上,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降低了流滴剂迁移和流失的速度,使流滴期大于12个月。
另据了解,为了延长棚膜的流滴期,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广泛采用PET、EVA膜,价格较高,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水平尚难接受。采用本发明的长效聚乙烯棚膜,价格低,具有长效流滴期,与国外同类产品或技术相比有较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