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膜专家、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声雄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作为一项高新清洁生产技术,膜法水处理市场前景广阔,膜市场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但目前国产膜的品种很少,产业规模还很小,水处理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反渗透膜市场主要被国外几家公司瓜分,国产膜在产业化规模、产品性能方面还无法与国外厂商相抗衡。他指出,我国膜产业发展必须通过科技创新使国产膜逐步替代进口膜材料。
据了解,膜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石油、医药、生物、环保、水处理等诸多领域,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据专家预测,膜分离产业在全球保持了8%的增长率,在我国也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2015年,我国膜市场需求可望超过200亿元,将占到世界总量的10%~15%,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我国对膜技术市场需求空前旺盛。“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排水、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全国新建污水处理厂1000多座,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以上。在水处理技术方面,膜分离技术是水资源再利用及保障水质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目前国内水处理市场中,反渗透膜占据最大的市场分额。国内70%左右的反渗透膜用于锅炉水处理,特别是中高压锅炉给水处理领域。今后反渗透膜将转向多元化发展,市场将从使用井水、地表水、生产工业纯水向再生水回用、工业及市政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扩散;抗污染膜及海水淡化膜的需求量正稳步上升;伴随着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及反渗透膜应用的带动,超滤、微滤膜在过滤、脱浊市场所占比重正在逐年提高,增长速度有望超过反渗透膜。董声雄教授表示,国家大力倡导的循环经济政策对膜法水处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已成为水处理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因此开发新的水资源如进行海水淡化势在必行。而目前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海水淡化是最经济、清洁的方法。此外,近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因此我国环保水处理方面对膜应用的需求量很大,将成为水工业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
董声雄教授介绍,目前我国膜制备生产技术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反渗透膜制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8年国产反渗透膜脱盐率已达到99.7%,属于国际尖端水平,国产反渗透膜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0%。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创PVC合金中空纤维膜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已成为饮用水深度处理的主流技术;攻克了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新工艺,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在2008年成功实现TIPS小试和中试,并将实现工业化生产。
我国超滤膜已经逐渐替代进口膜。中国蓝星、杭州水处理中心、北京时代沃顿、天津膜天膜、海南立升以及山东招金膜天等企业能够生产高性能的超滤膜,并且在国内许多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福建大拇指环保科技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工程;福建威士邦膜科技将膜生物反应器与反渗透工艺结合,对大型印染企业的印染废水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了印染废水的循环回用,项目在国内属首创;福州福龙膜科技和福州大学合作,制备变压器在线监测用新型油气分离膜气体采集装置,取代我国电力行业油气分离膜长期依赖进口等。
为此,董声雄教授建议:国家应建立反渗透膜/纳滤膜材料及组件的生产示范基地;发展创新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整合生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技术力量,占领我国水处理领域用膜生物反应器的市场;膜法水处理技术要向膜技术间的集成与组合和膜与其他技术集成的工艺发展,进一步开拓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化学资源化利用是我国农林特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重点,在生物化工资源精深加工产品开发项目中应用一些集成的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