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石化市场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2009-1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苯酚 丙酮 MDI TDI
    《11月份化工市场排行榜》显示,大部分化工品已接近或达到原油价格在80美元左右价位上所对应的理论市场价格,企业开工率、负荷也多数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榜单显示,丙酮凭借单月17.74%的涨幅位居第一,苯酚以17.37%的涨幅屈居第二。国内生产酚酮的厂商有中国石化、蓝星新材。
    此外,因国内化肥市场明显回暖、下游硫酸市场进入季节性需求高峰,国内主流厂商上月也纷纷上调硫磺价格。
    在聚氨酯方面,MDI、TDI上月表现迥异。由于商务部出台TDI产品延续反倾销税5年的决定减少了进口货源,加上国内主流生产厂装置开工率不高,令TDI供应一度吃紧,市场价格月底较月初上涨10.9%。而聚合MDI则以7.59%的跌幅成为跌幅榜冠军,原因在于部分欧洲远洋货的低价销售,而部分经销商为了实现年度采购计划放低价格销售冲量。国内TDI和MDI主流厂商分别是沧州大化和烟台万华。
    值得注意的是,塑料市场上月也全线启动。其中,LDPE单月涨幅高达11.6%,这主要是因居高不下的石脑油价格以及吃紧的LDPE和LLDPE提升整个市场,而中石油、中石化也不断推涨价格并定价销售,刺激购买兴趣。此外,中国市场薄膜级和衣料级LDPE的供应依然吃紧,茂名石化计划12月份将其LDPE装置停车40天检修的消息令供应担忧加剧。目前农业薄膜应用季节也是推动薄膜级LDPE和LLDPE购买兴趣的一个利好因素。
    “从数据可见,大部分化工品正在上游成本提升和下游需求改善的双重作用下,走出量价齐升的可喜局面。但也应注意到,部分产品有过度回暖的嫌疑。应当说,后市是乐观的,但一定是谨慎乐观。”中国化工网资讯中心总编刘心田说。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