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经委副主任冷知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到2012年成都新材料产业由现有的54亿元销售收入将会提高到622亿元以上,增长近11倍,力争建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这是成都首次针对新材料产业发展制定的《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目标。
产业现状:4大重点互有优势
根据《规划》,成都将集中围绕合成树脂(塑料)、高纤复材、硅材料、稀土材料等四类重点产业项目上做文章。
“目前成都有2家合成树脂(塑料)生产企业,仅2008年就实现销售收入7.4亿元。”冷知用逐一分析说。
成都拥还拥有高纤复材生产企业30余家,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高性能纤维产业基础良好,玻璃纤维生产能力为每年18万吨,产能位列全国第四,聚苯硫醚树脂和纤维制备技术在全国领先,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研发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而在硅材料方面,虽然太阳能级多晶硅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超白玻璃具备250吨/天的产能,镧系光学玻璃产量和技术在国内居领先水平,总产能占全球近30%;稀土材料及其他新材料方面,成都更具有较好的研发基础,周边地区资源丰富,现有生产企业12家,2008年销售收入约14亿元。
分工合作:5个区县侧重不同
“虽然成都有一定优势,但依据现有产业基础还远远不够。”冷知用表示,目标的设定是分门别类按年度测算的结果。重点打造的四类产业项目基础良好,有四川大学、西南交大、晨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提供雄厚的科技支撑,也有汽车、生物、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配套,这些都对达成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据悉,按照“立足领先、明确重点、整合资源、集约集群”的发展思路,《规划》对涉及的5个区(市)县指明了方向: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高纤复材,新津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聚酯(PBT、PTT)和硅材料,彭州塑胶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改性树脂(塑料)材料,龙泉驿经开区重点发展锂离子和稀土镍氢电池材料,成都高新区则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医用植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