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二氧化碳替代光气绿色合成聚氨酯
2009-10-27 来源:解放日报
关键词:聚氨酯 绿色合成
    被人视为恶魔的二氧化碳,如今却可变废为宝———日前在上海联交所上海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出现的“二氧化碳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项目独创性地将二氧化碳资源化、绿色化利用,并计划打造出一个“吃”二氧化碳的新型绿色生态大型化工园区,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将十分显著。当这一项目在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进行现场推介时,人气旺盛。山东洁晶集团、泰兴精细化工开发区、常熟新材料产业园、上实投资、德信丰益、汉世纪、鼎嘉创投、上创信德等等化工界和投资界诸多机构纷纷投以关注。
    “二氧化碳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属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研发团队阵容强大,华东理工大学和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中心是主要团队成员,主帅是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恒水教授。
    据田恒水教授介绍,“二氧化碳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是以煤或生物质制甲醇、合成烯烃、环氧化,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联产碳酸二甲酯和乙(丙)二醇;以二氧化碳替代剧毒的光气,绿色合成聚碳酸酯、异氰酸酯、聚氨酯、氨基甲酸酯等农药、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复配清洁甲醇汽油、甲醇柴油等,用二氧化碳绿色合成丙烯酸酯等,替代剧毒的原料合成精细化工中间体系列产品等。
    通俗地说,“二氧化碳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以二氧化碳为粮,产出碳酸二甲酯等一批重要的基础性化工产品,并且用二氧化碳替换掉原来剧毒工艺和原料,实现清洁生产。
    据田教授介绍,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绿色化资源化利用项目实际研发已有20年历史,已经成功产业化的品种有十余个,开发出30多个品种,这些实体的运作已经充分显示出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环保性、经济性。现在,在此基础上,田教授们要做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更具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的事情:把二氧化碳的这些功用设计成一个循环的绿色产业链,每个生产节点产生的产品、副产品和伴生品都可作为下道生产的原料、添加剂或循环利用的原料。也就是办成一个园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流程或物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产品、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辅助剂,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封闭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传统的化工园区工艺路线以价格高企的石油为粮,田教授的化工园“吃”的是废弃的二氧化碳,“口粮”来得容易、便宜,而且变废为宝,为二氧化碳减排、保护环境出了大力,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按照田教授的说法,最保守计算,这个产业链每个产品的成本均比相应传统产品低30%-50%,并且产品转化率高。再加上项目还有“减排指标交易”效益,含金量就更高了。
    “二氧化碳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项目现在要寻找的是有远见的资本。田教授们设计以四个产品作为产业链启动项目,即“绿色合成精细化工中间体系列产品”、“二氧化碳替代光气绿色合成聚氨酯”、“12万吨/年碳酸二甲酯联产8.4万吨乙二醇”和“10万吨/年高纯度甲缩醛”等四项,用1亿元左右投资,撬动300亿元资本的投入,花10年时间科学有序地扩大该产业链相关产品投产,形成826亿元年产值,年利税234亿元的产业群,铸就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一体化的绿色生态产业园。这一项目还计划设立以上市股份制模式运作的公司,争取三年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这些构想听来非常吸引人,难怪许多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闻风而来,产权市场上一个大事件正在酝酿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