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发展 >> 正文

镍二亚胺配合物催化乙烯与丙烯酸甲酯共聚合

时间:2006-10-08
关键词:亚胺 配合 催化 乙烯 丙烯酸 甲酯 聚合

时卓    李三春

 

(沈阳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110142

 

    摘要:合成了一种新型后过渡金属络合物——镍二亚胺配合物,并以蒙脱土为载体,制备了蒙脱土载体镍催化剂,在甲基铝氧化烷(MAO)、三乙基铝(TEA)和三正辛基铝(TNOA)对丙烯酸甲酯分子中的极性基团保护下,用MAOTEA作助催化剂催化乙烯-丙烯酸甲酯(E-MA)共聚合,考察了催化剂配体、载体化、聚合条件等对催化剂催化E-MA共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护剂的不同,催化剂的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TEAMTOTNOA;适宜条件下,该络合物催化活性可达到576kg/(mol.h),负载后的催化剂改善了共聚物形态。

 

    关键词:镍二亚胺配合物  乙烯  丙烯酸甲酯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共聚合

 

    中图分类号:TQ 31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396200501-0016-04

 

    采用配位聚合催化剂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合的研究已经有40余年了,但一方面由于极性单体容易与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阻碍催化剂与插入烯烃双键形成π-络合物;另一方面,由于烯烃与极性单体之间的反应活性和电子云分布不均衡,形成的中间体不利于烯烃的插入等原因,使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相当缓慢。因此,传统上这种共聚物是在高压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的。

 

    寻找在低压和较低温度下制备这种共聚物的方法是当前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金属中心主要是前过渡金属。这些催化剂具有高度的亲氧性,因此在制备极性单体共聚物方面受到限制。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后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可以实现烯烃和极性单体的共聚合,使聚烯烃链成为带极性基团的大分子,赋予聚烯烃高附加值的特别性能,并且改变了过去含氧的具有供电子能力的单体会毒化活性中心的概念。本研究合成了3种镍二亚胺配合物催化剂,在甲基铝氧烷(MAO)、三乙基铝(TEA)和三正辛基铝(TNOA)极性基团保护下催化乙烯-丙烯酸甲酯(E-MA)共聚合。烷基铝的作用是可以和极性单体中的极性基团配位从而有效地阻止了极性基团向配位聚合活性中心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