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部分高校研究生“放养” 教学质量如何保障?
2012-12-1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科研水平弱实践提升难 部分研究生感觉迷茫

   一些高校教师表示,过去学生与导师交流学术机会多,授课方式丰富灵活。四川外国语学院董教授是1987级的硕士研究生,他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只有5名学生,经常和导师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甚至是两个老师带一个学生,现在很难做到。”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高校部分专业课会采取报告、做实验等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授课方式,但多数课程仍以大班集中授课为主,难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思维和方法。赵梓汛说,自己的研究生上课模式和本科生区别不大,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一的杨同学介绍,自己的研究生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我们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做笔记,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跟本科上课没什么两样。”

   在采访中,一些研究生表示,除了拿到一张文凭,多看了几本书,在能力和实践上提升不大,对自己的学业感到迷茫。重庆大学材料方向研三的苟同学说:“感觉就是给导师打工,能力上的提升不多,如果我本科时找工作的话收入也不少。”

   业内建议强师资调结构

   部分研究生科研能力较弱,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不大,导致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再加上与社会需求错位,就业率出现下滑。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

   专家表示,研究所教育质量和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因素之外,还在于过程管理不严和培养结构矛盾。西南大学亚太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于泽元教授表示,在英美等国家研究生一年半两年就可以毕业,但科研能力并不差,原因在于过程管理严格,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研究训练,而目前不少研究生被“放养”,过程管理不严,很容易就能通过答辩毕业。重庆市教委副主任赵为良表示,一方面国家需要大量人才,一方面学术型的研究生偏多,应用型的研究生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教育部门正在积极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减少学术型的研究生数量,加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廖成林教授表示,要让培养结构调整合理有效,就必须改变评价机制,扭转以论文为主的考核方式,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等社会资源的合作,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于泽元教授建议,现阶段应严格过程管理,加强师资储备。“研究生就业率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不到位,应该加强研究生学习过程管理,及早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在论文写作或实习实践中增设关卡,不能让学生轻易就毕业。同时也要严格考核导师,不能平时不指导,毕业的时候问学生要论文。此外,高校应加强师资储备和培养,以制度制约高校盲目扩招。”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徐)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