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第二届人才发展主题活动日”6月20日在北京举行。
活动日现场举行了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聘请仪式,集中表彰了一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0位青年科学家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50位青年学者荣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10位高级技能人才被授予“中国科学院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活动日上还举行了由白春礼院长题写书名和作刊首寄语的《人才强院》图书首发式和力高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向中科院的捐赠仪式等。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杨小牛研究员以其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膺“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并作为10位该奖项获得者的代表在会上发表了获奖感言。
杨小牛说,能获得院青年科学家奖我感到很荣幸,但更多的是感谢,感谢应化所、中科院、国家对我们的培养和关爱。在谈到他回国后的科研经历时,杨小牛深有感触地说,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使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科学研究;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使我心中常常涌动着如何尽自己的所学所能,为国家做点什么的强烈使命责任感。就一名科技工作者如何立足岗位,敢于担当,创新开拓,更好地解决国家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做出具有中科院标志性创新成果这个重大命题,杨小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了他的体会,一是进一步提升广大科技人员的忧患意识和使命责任感;二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技创新选择研究方向;三是强化对国家重大任务的建议承担;四是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业,在寂寞中坚守,在专注中开拓,在担当中奉献。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阴和俊、张亚平,秘书长邓麦村,副秘书长潘教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杨新育等领导出席了主题活动日,并为获奖者颁奖。
恢复后的“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表彰10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新闻链接:杨小牛研究员简介
杨小牛, 男,1973年9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兼任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化研发平台主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199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2000年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在德国马普高分子所/德国德累斯顿高分子研究所访问研究 ,2002年至2005年在荷兰爱因霍温科技大学/荷兰聚合物研究所做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工作,2005年底作为“百人计划”候选人应聘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资助, 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杨小牛研究员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分子凝聚态结构;聚合物太阳电池及大面积化工艺;电磁兼容材料, 高性能减振降噪材料。在Nano Lett,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Small, Macromolecule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被引用27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用622次(第一作者)。主编国际专著一部,2012年由Wiley-VCH出版。作为大会主席主办国际会议1次,被邀请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十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6件、获权11件。所研制的两类战略高技术新材料已经在国家安全建设中获得批量应用,获得用户的高度评价。主要成果如下:(1) 率先揭示了基于P3HT/PCBM体系聚合物太阳电池热处理后效率提高的物理机理,为进一步提高该电池的性能提供了理论指导。(2) 首次提出并实现可控溶剂气氛处理,用于温和条件下共轭高分子薄膜形态构建;提出在溶液中构建有序前驱体,实现一步法制备大面积高效电池的工艺。(3) 率先发现绝缘基质增强的半导体高分子导电率和迁移率增强现象,制备出导电性能优异的高分子半导体/绝缘体复合材料,为开发易加工、机械性能优越、廉价和稳定的高分子光电材料开辟了新途径。(4) 通过材料多层功能结构设计和微观模量形态调控,在用于可滑动装置的特种复合材料研制中领先于国外取得了突破,实现其在舰船上的规模化应用,创新性地解决了国家战略高技术建设中的一个难题。(5) 利用微纳粒子形态学差异性,通过表面改性和固态复合的方法,在新型高性能水润滑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制中取得突破,继而设计和制造了全新结构的产品,在新型舰船上获得广泛应用,为国家战略高技术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国家和院领导的关注与好评。
获奖情况:2008年, 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2009年,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1年,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结题获“优秀”, 被授予第七届“吉林青年五四奖章”, 获2009-2010年度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获第六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
-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阮长顺团队 AFM:受石屋启发的3D打印策略构建微球3D图案化支架加速骨再生 2024-11-09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卿光焱/武汉纺大张福生 Mater. Horiz. : 协同变色和导电的纤维素纳米晶光子贴片 2024-11-07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团队与合作者 AFM:在聚合物蓝相液晶原位表征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10-30
- 长春应化所王鹏研究员荣膺“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2013-07-01
- 10位70后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2012-06-21
- 2012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提名人选公示 2012-04-23
-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杨小牛课题组招聘高层次人才(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