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耿说,聚合物材料不仅性能和功能范围广,而且制造、加工与应用的能耗都相对较低,其对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替代不仅是过去100年材料工业的发展主流,而且仍然是未来化工材料的发展趋势。但传统的聚合物生产依赖于石油、煤等矿物质资源,先形成单体,再制成聚合物。可矿物质资源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生长周期漫长,终有一天会枯竭,且其开采、加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环境,会产生二氧化碳、酸雨及温室气体。加之近年来油价不断上涨,因此,应用生物质资源和二氧化碳等可再生资源的呼声不断高涨。
李伯耿说,将生物质制成聚合物单体,要求产品结构清晰、组成纯净。物理和化学方法一般能耗高、产率低,且过程污染较严重,因此往往作为生物转化法的辅助手段。生物转化的酶极为重要,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能够制造出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容忍性的微生物,并从中提取出所需要的酶。
目前,已批量生成的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包括: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元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三元共聚物。李伯耿指出,开发可活化二氧化碳反应的催化剂体系是关键。此外,抑制副反应和进一步提高性能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李伯耿说:“过程生态化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节能、环保,而相对其他化工过程,绝大多数聚合过程较为环保。”从绿色合成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手段来考量,首先,聚合物生产过程基本都是管道化的;在溶剂的无害化方面,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水相沉淀聚合、液相本体聚合、气相聚合技术等均已成熟,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聚合反应正在发展中;在原料无害化方面,非光气法合成聚氨酯、聚碳酸酯也都已经产业化。
在谈到聚合过程的难点与重点时,他认为,聚合过程研究开发主要有两个难点:首先是大多数聚合反应是强放热,但聚合反应体系传热性能较差,往往制约了聚合过程效率;其次是聚合产物的分离与纯化,聚合过程的能耗多来自于它。人们已经在传热过程的强化、非均相聚合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他表示,用同样的原料制成高性能、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广义地说,也是节约资源。目前,产品的高性能化已经成为聚合过程研究开发的重点。譬如,聚烯烃领域的相对分子质量双峰分布技术、反应器内合金化技术、多区流化床反应器技术等。
产品的生态化是最后一个环节,较为典型的生态化聚合物产品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粉末涂料、水性涂料、水性油墨等。李伯耿强调,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不等于生物基聚合物,因为生物基聚合物有一些是不可降解的。今后几年,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大发展还有赖于高性能化(共聚、结构调控)、低成本化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 厦门大学汪骋教授与中国科大苏州高研院张雨生博士 Nano Lett.:飞秒激光实现银/导电聚合物微结构的三维打印 2025-09-03
- 东北农大张海洋团队 Small:受章鱼启发的刚度可调的智能粘附剂 - 用于空气及水下不平整表面的粘附 2025-09-02
- 中国科大苏州高研院张雨生博士、杨亮教授与厦门大学汪骋教授 Small:利用MOF单晶实现导电聚合物三维打印的新策略 2025-08-30
- “青岛市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论证会举行 2010-04-06
- 浙江大学张超研究员/徐志康教授团队 Nat. Commun.:具有三维连通传输通道的纳米纤维交织凝胶膜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 2025-09-04
- 浙江大学彭玉鑫、许震、明鑫团队 Adv. Sci.: 水下即时粘附水凝胶 - 颠覆水下监测方式 2025-08-30
- 浙江大学刘平伟、史胜斌团队 Macromolecules:共价有机框架取向链增长的高性能聚烯烃 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