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湖大学程建军教授团队 ACS Nano:阐释脂质纳米颗粒(LNP)的PEGylation修饰在肝脏mRNA递送中的构效关系
2025-02-05  来源:高分子科技

  近年来,mRNA(信使核糖核酸)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剂,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mRNA可以携带遗传信息,指导细胞合成特定的蛋白质,从而实现治疗目的。然而,如何将mRNA高效、特异性地递送到目标器官和细胞,一直是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脂质纳米颗粒(LNP)作为一种高效的递送载体,被广泛用于mRNA的递送然而,如何优化LNP的性能,提高其递送效率和靶向性,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1. PEG化脂质的化学结构及其对LNPs性能的影响示意图。


  近日,西湖大学的程建军教授团队在《ACS Nano》上发表了一项题为Deciphering the Role of PEGylation on the Lipid Nanoparticle-Mediated mRNA Delivery to the Liver的研究,该研究系统地探讨了PEGylation化脂质的结构LNP肝脏递送中的作用,揭示了其亲疏水性和末端修饰基团与LNPDe-PEGylation直接相关,PEG脱落速率进一步影响了LNP的体外及体内递送效果。该研究针对不同结构的PEGylation化脂质对LNP体外的De-PEGylation 速率、细胞摄取、内体逃逸、体外转染及体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清除、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肝脏亚细胞转染效率等多个方面的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1


2. PEGylation化脂质的结构De-PEGylation速率的关系


  研究人员选择了五种不同结构的PEGylation化脂质,并固定其摩尔比为1.5%PEG分子量为2000 Da通过改变PEGylation化脂质的亲疏水性(单烷基链、双烷基连、不同长度烷基链)和末端基团(如甲氧基、羧基和氨基),研究了其对LNP肝脏递送性能的影响2。实验结果表明,PEGylation化脂质的结构对LNP肝脏递送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并可通过De-PEGylation的速率进行关联。


3. De-PEGylation速率LNP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主要发现包括:


  1.PEG脱落速率决定靶向命运3


  超快脱落(SA-PEG):加速血液清除,促进LNP在肝脏库普弗(Kupffer)细胞(免疫细胞)富集。
  适度脱落(DMG-PEG):平衡循环时间与肝细胞靶向,提升mRNA在肝实质细胞中的表达。
  稳定包覆(DSPE-PEG):延长血液循环,但肝脏沉积效率显著降低。


4. PEGylation化脂质末端基团修饰LNP的体内递送效果影响。


  2.末端基团微调引发效率跃升(图4


  将PEG末端基团从甲氧基替换为羧基(-COOH)或氨基(-NH?),可加速PEG脱落并增强LNPs与肝细胞相互作用,使肝脏mRNA递送效率提升2-3倍。


  这一发现为“化学修饰替代复杂配方筛选”提供了新思路。


5. PEGylation化脂质对LNP肝脏亚细胞递送的影响。


  3.细胞类型特异性递送5


  通过调控PEG结构,成功实现LNP在肝实质细胞、Kupffer细胞和内皮细胞间的靶向差异:


  SA-PEG LNP:偏好Kupffer细胞(占肝脏沉积量的68%);


  DMG-PEG LNP:肝实质细胞递送效率提升40%


  本研究全面揭示了PEGylation化脂质在LNP介导的mRNA肝脏递送中的多面作用,为优化LNP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PEG化脂质与离子化脂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控PEG化脂质的结构来提高mRNA的递送效率。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PEGylation化脂质在mRNA递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器官靶向递送的LNP的设计提供参考。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CS Nano上,本文的第一作者为西湖大学助理研究员高梦华,本文的通讯作者为西湖大学程建军教授和周耀锋博士,感谢天津大学赵燕军教授和西湖大学张越教授对该项工作提供的建议和指导,感谢课题组钟佳锋博士和磁共振平台施孝活老师对该项工作提供的大力帮助。


  原文链接:

  Gao, M.; Zhong, J.; Liu, X.; Zhao, Y.; Zhu, D.; Shi, X.; Xu, X.; Zhou, Q.; Xuan, W.; Zhang, Y.; Zhou, Y.; Cheng, J.Deciphering the Role of PEGylation on the Lipid Nanoparticle-Mediated mRNA Delivery to the Liver. ACS Nano, 2024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0939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