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因其广泛的传感能力、快速响应时间及实用性,在健康诊断及人机交互领域展示了巨大潜力。目前,现有织物传感器在抵御电磁波干扰和多机制传感信号整合面临挑战,特别是对佩戴医疗电子植入设备(如人工耳蜗和心脏起搏器)人群的保护显得不足。因此,探索优化电磁波吸收剂的阻抗匹配和多模式传感信号的智能结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图1 (a)织物传感器的制备流程示意图,(b) 织物传感器的特性。
图2 (a) PHM制备示意图,(b) PS-MAA,(c) PS-MAA@PANI和(d) PHMs的TEM图像。
图3 (a) PPW织物制备过程的示意图,(b) 原始织物、(c) PPy处理后的织物、(d) 浸涂PHMs后的PPy织物和(e) 最终PPW织物的SEM图像,(f) 原始织物与PPy织物的FT-IR光谱图,(g) PPW织物经过0次、5次、10次、15次和20次洗涤后的水接触角,(h) PPW织物在弯曲、折叠和扭曲条件下的对比照片,(i) 透气性测试的对比照片。
图4 (a) 原始织物、(b) PPy处理后的织物、(c) PPW-10织物、(d) PPW-20织物、(e) PPW-30织物在2–18 GHz范围内反射损耗(RL)的二维图,(f) PPW-30织物的?′-?′′图(介电常数实部与虚部的关系)。
图5 (a) PPW织物集成在手套中,用于检测多种手部传感信号及与MCU交互的示意图,(b) 用于摩擦纳米发电触觉传感的工作原理,(c) MOSFET栅极在触碰和释放状态下的短路电流,(d) PPW织物形变时间定义的“点”(·)和“线”(—)摩斯码,(e) 表示摩斯密码“Y”、“N”和“K”的相对电阻变化。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18071
- 广工闵永刚/黄锦涛团队 ACHM:用于集成热管理和电磁波吸收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聚吡咯-碳纳米管@PCM复合材料 2025-01-10
- 南开大学黄毅教授、马文乐助理研究员 AFM:具有低频兼容性的强磁-介电协同梯度超材料增强多频谱超宽带吸收 2024-03-30
- 西工大张宝亮课题组 ACS Nano:具有平衡介电损耗的S-NiSe/HG复合室温自愈合聚氨酯实现微波吸收和腐蚀防护 2024-03-07
- 中科大邹纲/张红莉、苏州实验室陈忻 Nat. Commun.: 结合可编程结构色与可切换圆偏振发光的动态多模态信息加密 2025-03-12
- 济大王鹏/山大李阳/河北工大孟垂舟/青大姚钊 Nano-Micro Lett.:一种基于水凝胶的柔性集成多模态传感贴片 2025-02-25
- 福大杨黄浩教授/张进教授、福医大附一医院吴巧艺主任医师 AFM:氧化应激驱动的多模态抗菌电子皮肤贴片用于慢性伤口实时监测与治疗 2025-02-24
- 浙江大学团队 Matter: 一种按需给药的可穿戴透皮设备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