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石油基聚酰亚胺(PI)是微电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这些聚合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有限的化学可改性、可持续性问题以及芳香族二胺的潜在致癌性。基于大豆素的单体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替代品、具有类似的刚性和多功能性。本研究在前期生物基聚酰亚胺的研究基础上(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3, 11, 4789?4799)将芳香环和α,β-不饱和酮结构整合到PIs主链中,以实现直接传感编程。骨架结构中丰富的芳香环赋予了与传统PI相似的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而α,β-不饱和酮结构则进一步增强了PI的灵活性和传感编程能力。酮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柔韧性和传感能力。尤其是主链中不饱和酮的选择性还原,调节了材料吸收和扩散水蒸气分子的能力。吸收和扩散水蒸气分子的能力,从而促进对湿度的直接反应。所构建的传感器可实现超快响应/恢复时间(15 毫秒/95 毫秒)。这项工作说明了生物基PIs的可持续设计,并激发了编程生产具有针对性应用的柔性传感器的潜力。
生物基聚合物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在缓解环境问题、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和减少碳排放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将可再生单体纳入普通聚合物中,在开发可持续聚合物(如聚乳酸、聚酰胺和聚酯)的商业努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聚酰亚胺(PIs)因其在电子、能源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被认为是高分子材料的金字塔尖的材料。传统上,PI是由石油基二酐和二胺单体与许多主链“芳香单元”。然而,具有相同必要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很少,这对于开发具有类似性能的生物基PI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工程挑战。
图1大豆苷元基PI的制备工艺、性能及应用。
图 2. 大豆素基PI的理化性能。
图3 大豆素基PI湿度传感器的性能
图4 大豆素基湿度传感器的水分子吸收和扩散分子模拟结果
图5 大豆素基PI的湿度传感器的应用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7172
- 华东理工大学马骧教授团队 Adv. Mater.:基于生物基大环的高性能有机超长室温磷光材料 2025-02-13
- 青科大沈勇/李志波团队 AFM:生物基β-甲基-δ-戊内酯与δ-戊内酯顺序开环共聚制备高韧性、可闭环回收的热塑性弹性体 2025-02-13
- 天工大任元林教授团队 CEJ:设计一种具有抗熔滴、自愈合和可再加工性能的新型生物基本征阻燃环氧树脂及其回收应用于耐久多功能Lyocell织物 2025-02-08
- 广工闵永刚/黄锦涛团队 ACHM:用于集成热管理和电磁波吸收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聚吡咯-碳纳米管@PCM复合材料 2025-01-10
- 天津科技大学程博闻、杨磊鑫 J. Membrane Sci.:通过局部微观结构调控PI气体分离性能 2025-01-06
- 北化汪晓东教授团队 Adv. Sci.:三明治结构的氟化聚酰亚胺气凝胶/石蜡相变复合材料用于同时实现梯度热防护和透波性能 2024-12-09
- 济大王鹏/河北工大孟垂舟/山大李阳/苏州纳米所张珽 Nano Energy:用于皮肤表面贴合的多功能相变水凝胶-柔性传感器新篇章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