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调结构、空间和化学特异性的中空纳米粒子被认为是前景广阔的载体。然而,赋予空心纳米粒子精确控制的多尺寸大孔/介孔结构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本文展示了一种聚多巴胺(PDA)膨胀-收缩策略结合单胶束界面受限组装方法,实现了一系列具有多尺寸孔和蛋黄@壳(yolk@shell)结构的PDA@SiO2复合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可以在15.4~86.5 nm的范围内系统地调控狭缝孔的平均孔径。得益于不对称结构和多级孔隙率等优点,它们在双尺寸货物的按需负载、双驱动纳米马达以及粒子尺寸选择性封装和分离的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些发现为构建具有可调多尺寸孔隙的不对称yolk@shell结构提供了灵感,适用于生物与化学等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具有集成功能和可控结构的核壳多孔纳米粒子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yolk@shell纳米粒子具有孔径可调、负载能力强、比表面积高、核壳功能集成等特点。通过选择特定的组分作为核和壳制备的yolk@shell纳米粒子在催化、微反应器、药物输送、化学传感器、能源和环境、微纳米马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迄今为止,在设计多功能yolk@shell纳米粒子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目前报道的这些yolk@shell纳米粒子的外壳孔径单一,大多数孔径小于20 nm。外壳中的孔径决定了客体的质量扩散、化学修饰和封装。小的介孔限制了客体大分子或纳米粒子在中空腔中的负载。为了实现双尺寸货物的装载,甚至是功能性纳米粒子的捕获,通常要求材料具有足够数量的大孔隙作为传输通道,使其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但过多大孔隙的存在会使材料存在易碎和韧性变弱的问题。因此,在yolk@shell的外壳中整合多尺寸孔隙对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图 1.具有不对称yolk@shell和多尺寸孔结构的PDA@SiO2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示意图。
图 2. 在不同CTAC溶液体积(mL)下合成的60-PDA@SiO2-V的SEM和TEM图像:(a) 0.1、(b) 0.2和(c) 0.3。(d)加入不同重量TEA的PDA微球(36 mL,0.83 mg/mL)的Zeta电位。(e)在不同体积的CTAC溶液中加入52 mg TEA的PDA微球(36 mL,0.83 mg/mL)的Zeta电位。60-PDA@SiO2-V(f)萃取前和(g)萃取后的Zeta电位。(h)不同浓度CTAC下PDA@CTAC复合微球的结构示意图。
在60 °C的反应温度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CTAC含量对PDA@SiO2结构和形态的影响。图2a,b表明,将CTAC溶液的添加量从0.1 mL增加到0.2 mL,SiO2外壳的结构就会从光滑的实心(无孔)表面转变为粗糙的多孔表面。然而,随着CTAC溶液添加量进一步增加到0.3 mL,制备的yolk@shell PDA@SiO2纳米粒子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图 2c)。为了验证PDA@SiO2的形成过程,他们测试了不同反应物和产物的zeta电位。如图2d所示,去离子水中PDA的表面电荷为-18.2 mV。在上述溶液中加入26 mg TEA后,PDA的表面电荷急剧下降至-44.5 mV。随着TEA含量进一步增加到52 mg,PDA的表面电荷仅略有下降。接下来,他们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TAC在PDA(含52 mg TEA)表面的吸附和重组过程。图2e显示,当加入0.1 mL CTAC时,PDA@CTAC复合微球的表面电荷为+32.2 mV。当加入0.2 mL CTAC时,PDA@CTAC复合微球的表面电荷急剧增加到+52.7 mV。这是由于在弱碱性环境中,PDA表面带有更多的负电荷,可以吸附带正电荷的CTA+,被吸附的表面活性剂离子与本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离子的疏水基团相互作用。因此,CTAC双层膜胶束的形成反转了PDA的表面电荷。当添加CTAC的体积进一步增加到0.3 mL时,PDA@CTAC复合胶束的表面电荷仅略有增加。如图2f所示,测试了萃取CTAC之前PDA@SiO2的表面电荷。当加入CTAC溶液的体积为0.1 mL时,PDA@SiO2的表面电荷为-14.7 mV。大部分添加的CTAC被吸附在PDA表面,几乎没有CTAC参与壳层的组装。因此,在PDA表面生长出了无孔的SiO2壳层。当CTAC的添加量从0.2 mL增加到0.3 mL时,PDA@SiO2的表面电荷从+7.0 mV增加到+14.4 mV。这表明,当CTAC的浓度较高时,一部分CTAC吸附在PDA表面,成为PDA和SiO2之间的连接剂。另一部分作为介孔模板剂参与了SiO2低聚物的成核反应。此外,他们还测试了萃取CTAC后60-PDA@SiO2-V的表面电荷。如图2g所示,60-PDA@SiO2-V的表面电荷基本相同,均在-29.7至-31.7 mV之间。如图2h所示,当表面活性剂CTAC的浓度较低时,二氧化硅低聚物的成核反应主要发生在PDA@CTA+复合微球的表面,只有少量的CTA+与SiO2低聚物共组装。随着表面活性剂CTAC浓度的增加,CTA+与二氧化硅低聚物之间的协同共组装反应增强。CTAC疏水基团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也变得更强,从而导致表面活性剂吸附力骤增。表面正电荷的增加也加速了CTA+和二氧化硅共聚物在PDA@CTAC复合微球表面的生长过程。不均匀成核和快速生长过程导致在PDA表面形成了由许多小尺寸介孔二氧化硅半球组成的二氧化硅壳。
图 3.产物的SEM和TEM图像:(a1-a4) 50-PDA@SiO2-0.2、(b1-b4) 60-PDA@SiO2-0.2、(c1-c4) 70-PDA@SiO2-0.2和(d1-d4) 80-PDA@SiO2-0.2。(e)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在动力学控制的界面沉积和共组装过程中,SiO2低聚物-CTAC复合物在PDA核上成核和生长的示意图。
图4.(a)70-PDA@Pt@SiO2-0.2和(b)70-PDA@citrate-capped Pt@SiO2-0.2的合成方案。(c)70-PDA@Pt@SiO2-0.2和(d) 70-PDA@citrate-capped Pt@SiO2-0.2的TEM图像。
图5. (a)70-PDA@citrate-capped Pt@SiO2-0.2马达在H2O2和近红外光双模式驱动下增强AuNPs和PtNPs分离的方案。(b)不同驱动条件下AuNPs和PtNPs的分离效率。(c)连续三次实验中AuNPs和PtNPs的分离效率。70-PDA@citrate-capped Pt@SiO2在(d)第一次和(e)第三次分离实验后的TEM图像。
如图5a所示,所构建的近红外光和H2O2双驱动70-PDA@citrate-capped Pt@SiO2-0.2 纳米马达用于提高PtNPs(5 nm)和AuNPs(15 nm)的分离效果。不同质量的70-PDA@cirate-capped Pt@SiO2-0.2被用于分离AuNPs和PtNPs。图5b显示,在没有驱动的情况下,PtNPs和AuNPs的分离效率仅为23.30%。相比之下,H2O2驱动将AuNPs的分离效率提高到39.43%。此外,在H2O2和近红外光的双驱动作用下将AuNPs的分离效率进一步提高到43.98%(图5b)。对于相同的PtNPs和AuNPs混合溶液,连续进行了三次分离实验,70-PDA@citrate-capped Pt@SiO2-0.2对AuNPs的分离率可达85.45%(图5c)。图5d和e中的TEM图像显示,经过连续三次分离后,封装在空穴中的AuNPs数量显著增加。这表明,利用双驱动70-PDA@citrate-capped Pt@SiO2-0.2纳米马达对纳米粒子进行尺寸选择性分离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全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