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D亲水网络组成的水凝胶与生物体组织结构相似,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替代支架。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石油基高分子制备成本的不断增加,天然高分子水凝胶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可调节的理化性质,成为组织工程应用的潜在支架。目前,常通过化学和物理交联的双网络结构提高水凝胶的强度,然而,化学交联方法通常会留下未反应的化学残留物,导致生物相容性差。此外,化学交联结构通常是不可逆的,这使得水凝胶形成过程无法控制。因此,天然高分子基水凝胶在机械支撑和成型可控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水凝胶富有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陈煜教授团队探索了一类形状可控、高韧性天然高分子水凝胶的构建方法。以天然高分子琼脂、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预成型双效后增强方法制备了一类多网络物理交联(PEMN)水凝胶,解决了组织工程用天然高分子水凝胶强度和可控制备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这项工作探索的方法为多重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生物领域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图1. 形状可控、高韧性天然高分子水凝胶的构建及其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图2. 预成型水凝胶的制备。(A)PEMN水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B)浇铸和注射成型。(C)3D打印成型。(D)3D打印成型原理。(E)冷却过程中墨水和琼脂溶液的流变特性。
图3. PEMN水凝胶交联结构表征。(A)预成型水凝胶和PEMN水凝胶的XPS分析。(B)PEMN水凝胶及其对照水凝胶的ATR-FTIR结果。(C)后增强过程的原位ATR-FTIR结果。(D)后增强过程中不同乙酸浓度的渗透动力学和拟合。
图4. 机械行为和形貌表征。(A)水凝胶的拉伸强度。(B)水凝胶的压缩强度。(C)最大拉应力和弹性模量的比较。(D)最大压应力和弹性模量的比较。(E)水凝胶的SEM形貌。
图5. 植入后第6周和第12周缺损处的软骨和软骨下骨再生。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mh/d3mh00544e/unauth
- 长春应化所崔冬梅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 双核钪金属配合物催化合成兼具高强度和韧性的乙烯-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2025-02-21
- 青科大沈勇/李志波团队 AFM:生物基β-甲基-δ-戊内酯与δ-戊内酯顺序开环共聚制备高韧性、可闭环回收的热塑性弹性体 2025-02-13
-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 Macromolecules:非均匀交联构建高刚度、高韧性的形状记忆自愈合材料 2024-12-01
- 浙大王征科课题组《Adv. Sci.》综述:生物材料在角膜再生中的应用 2025-01-02
- 国科大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化学、高分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 2024-09-24
- 西安工程大学武海良教授、姚一军副教授 CEJ/CP:在天然高分子荧光材料和超吸电解质溶液材料方面的新进展 2024-02-03
- 南华大学刘阳团队 IJBM:一种单宁酸交联的基于苯硼酸改性羧甲基壳聚糖的多功能水凝胶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