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纱线传感器是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关键组件。然而,大规模制造具有多功能和穿着舒适性的高性能纱线传感器仍然是一个挑战。近期,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的夏治刚教授,携手中科院纳米能源所董凯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苏彬教授,受DNA双螺旋稳定结构的启发,通过摩擦包芯复合的液流纺纱技术(图1),开发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双螺旋包芯纱,实现了柔性纱线传感器的大量生产,用于人体运动监测、能量收集和热管理。
图1. 多功能液态金属基纱线传感器的制备过程
硅橡胶赋予纱线低迟滞并且稳定的拉伸回复性能。此外,由于纱线稳定的双螺旋和多级结构,纱线及其织物表现出柔韧、透气、且耐水洗的综合优势(图2)。
图2. 多功能纱线传感器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洗及透气性能
双螺旋包芯纱线通过将两根导电中空丝并捻,形成了柔性电容器结构。受拉伸作用力,该纱线传感器的两根导电丝之间接触面积增加,因此纱线传感器的电容随拉伸应变增加而增大,且表现出良好的工作范围 (100%)、高灵敏度、超低滞后、稳定和高耐用性(6000次循环),可应用于可穿戴传感应用(图3)。
图3. 多功能纱线传感器的电容传感机理及其应用
图4. 多功能纱线传感器的能量收集及自供能传感应用
图5. 多功能纱线传感器的电热性能及其应用
该工作以Large-scalable fabrication of liquid metal-based double helix core-spun yarns for capacitive sensing, energy harvesting, and thermal management为题发表在《Nano Energy》上(DOI:10.1016/j.nanoen.2022.108078),第一作者为Deakin-WTU联合培养博士付驰宇、唐文杨、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缪莹、徐傲,通讯作者为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中科院纳米能源所董凯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苏彬教授和武汉纺织大学夏治刚教授。该工作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2.108078
- 南洋理工周琨教授、东南大学刘小将研究员 AFM:毛细力辅助液态金属三维图案化 2024-12-09
- 西工大刘维民院士团队 ACS Nano:基于液态金属纳米材料增强的离子型超分子油凝胶润滑材料 2024-11-30
- 深圳大学王奔 AFM:提高液态金属对衬底粘附力通过直接书写构造柔性器件与机器人 2024-11-27
- 陕科大王学川教授团队官小玉等人在柔性金属凝胶传感器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2024-12-23
- 哈工大何思斯/浙大范修林 Nature子刊:未来电池新方向 - 绿色环保的柔性全聚合物水系电池,让能源“用得久”、设备“穿得起” 2024-12-16
- 上科大凌盛杰教授课题组 Adv. Mater.:强韧、可回收、可降解丝蛋白离子导体助力柔性智能触摸屏应用 2024-12-12
- 浙理工张兆发/田伟 AFM:适用于多场景的可多维度集成式可穿戴纱线传感器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