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程群峰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小片填充和界面交联协同致密化的超强MXene薄膜”(英译:Ultrastrong MXene ?lms via the synergy of intercalating small ?akes and interfacial bridgi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万思杰副教授、李响、北大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陈英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刘娜娜博士为第一作者,程群峰教授为通讯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轻质高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是解决航空航天领域小型化、轻量化等瓶颈问题的重要材料。碳化钛纳米片具有超高的力学和电学性能以及超低的红外发射率,是构筑此类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理想基元材料。但由于孔隙的存在,以及碳化钛层间较弱的界面作用,碳化钛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远低于理论预测值。界面交联策略虽然可以减少碳化钛层间的孔隙,然而高分子交联剂往往阻碍了碳化钛层间的电子传递,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因此,如何构筑兼具力学和电学性能的碳化钛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图1. SDM薄膜的结构表征和性能:(a)实物图;(b)聚焦离子束(FIB)切割的断面扫描电镜(SEM)照片;(c)卡通结构图;(d)FIB-SEM三维重构结构;(e)广角X射线散射图案(WAXS)和相应的002峰方位角扫描曲线;(f)SDM薄膜与文献报道碳化钛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
图2. LM、SM和IDM薄膜的结构和性能对比:(a-c)LM、(d-f)SM和(g-i)IDM薄膜的结构模型、FIB-SEM三维重构结构以及WAXS和相应的002峰方位角扫描曲线;(j)LM、SM和IDM薄膜的拉伸强度、电导率和电磁屏蔽系数
图3. LM、SM和IDM薄膜的搭接剪切测试:(a)搭接剪切测试示意图;LM、SM和IDM薄膜的(b)搭接剪切强度和(c)剪切分层断裂后的表面SEM照片
图4. LM和SDM薄膜的性能:(a)LM和SDM薄膜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b)LM和SDM薄膜在潮湿空气中储存10天过程中的电导保持率;LM和SDM薄膜在潮湿空气中储存10天前后的(c)电磁屏蔽系数,(d)红外发射率以及(e)在100度加热台上的红外照片
此外,致密化结构可以阻止氧气和水分渗入碳化钛层间,抑制氧化作用,从而有效提升碳化钛薄膜的稳定性。例如,在潮湿空气中保存时,SDM薄膜相比于LM薄膜具有更高的电导保持率。由于更优异的导电性能,SDM薄膜(59.9 dB)相比于LM薄膜具有更高的电磁屏蔽系数。在潮湿空气中储存10天后,SDM薄膜的电磁屏蔽系数仅下降4.34%,远低于LM薄膜的电磁屏蔽系数下降率(16.2%)。SDM薄膜的红外发射率略高于LM薄膜,可能是由于SDM薄膜具有较低的纳米片取向度。然而,在潮湿空气中储存10天后,SDM薄膜的红外发射率明显低于LM薄膜,同时,其在同一热台上的辐射温度变化较小,这表明SDM薄膜具有更稳定的红外热伪装性能。
这项开创性研究成果对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致密化组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核心是揭示了不同尺寸纳米片对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颠覆了大片有利于高性能组装的传统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小片填充和界面交联协同致密化策略,为其他二维纳米片的高性能组装提供了新的启示。
该论文的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5226-0
程群峰教授的课题组网站链接:http://chengresearch.net/zh/home-cn/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段宏伟教授课题组系统评述:高分子修饰金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研究进展 2018-08-24
-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三维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及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2018-07-12
- 河南大学举办“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学术沙龙 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