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无线基站、5G通讯设备等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系统及其元器件日趋高频、高功率和高密度化,不可避免地造成电子系统及其元器件热量的急速积聚(> 5 W/cm2),严重威胁服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轻质,优异导热性能和电绝缘性能,高比强度、易成型加工和低制备成本等诸多优点,常用于高端电子元器件界面、封装材料和特高压换流阀、饱和电抗器中,已成为多个国家和国防重大工程领域的关键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顾军渭教授“结构/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SFPC)课题组长期从事本征高导热高分子及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导热机理研究。针对现有高分子基体本征导热系数(λ)低、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难以兼顾高导热和优异力学性能、以及导热机理不完善等问题,在导热高分子微观结构有序设计,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通路构筑,导热填料-导热填料、导热填料-高分子基体界面调控和定量表征以及导热机理方面开展了系统和特色的研究工作。
图1. 本征型高导热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导热性能及导热机理
(2)在共混型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构筑制备方面。通过在高分子基体中填充单一或混杂高导热填料,经熔融、溶液或粉末共混复合制备了一系列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00705;Nano Research, 2022, 15: 4747;Carbon Energy, 2022, 4: 200;J Mater Sci Technol, 2021, 86: 171;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12: 18023;Compos Sci Technol, 2018, 164: 59;Composites Part A, 2017, 95: 267;Composites Part A, 2017, 92: 27)。基于导热填料微结构优化设计制备出“点-线”、“点-面”、“线-面”、“点-线-面”等多种异质结构导热填料(Compos Sci Technol, 2021, 210: 108799;Compos Part B-Eng, 2021, 210: 108666;Adv Compos Hybrid Mater, 2021, 4: 36;Compos Sci Technol, 2020, 187: 107944;Compos Part A-Appl S, 2020, 128: 105670)。针对常规加工方法难以实现导热填料在高分子基体内的有序构筑和可控分布,借助“静电纺丝-高温模压”技术实现了导热填料在高分子基体内的可控有序分布(Nano-Micro Lett, 2022, 14: 26;Nano Research, 2022, 15: 5601;Small, 2021, 17: 2101951;Compos Part B-Eng, 2019, 175: 107070;Compos Commun, 2018, 10: 68;Compos Part A-Appl S, 2015, 79: 8);进一步通过“原位聚合-静电纺丝-高温模压”制备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Compos Part A-Appl S, 2017, 94: 209);并结合表面功能化导热填料(J Mater Chem C, 2018, 6: 3004;图2),或“点-面”(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 25465)、“线-面”(J Mater Chem C, 2019, 7: 7035)异质结构导热填料的协同优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常规加工方法难以兼顾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导热和优异力学性能的瓶颈问题。针对导热填料-导热填料、导热填料-高分子基体固有的界面热障问题,基于界面微结构优化设计在导热填料-导热填料、导热填料-高分子基体界面间引入特定的功能聚合物修饰层,实现了相同导热填料用量下高分子复合材料更优的导热性能(Compos Sci Technol, 2022, 219: 109253;Chinese J Polym Sci, 2022, 40: 248;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12: 1677;Chinese J Polym Sci, 2020, 38: 730;Carbon, 2019, 141: 506;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4543;Compos Sci Technol, 2017, 139: 83;Compos Part A-Appl S, 2017, 101: 237)。
图2. “原位聚合-静电纺丝-高温模压”法制备聚酰亚胺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图3.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热模型/导热经验方程构建(a)、热传递模拟(b)及界面热障表征(c)示意图
本工作近期以“Multifunctional Thermally Conductive Composite Films Based on Fungal Tree-like Heterostructured Silver Nanowires@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and Aramid Nanofibers”为题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22, 10.1002/anie.202216093)上。SFPC课题组2021级博士研究生韩懿鑫同学为第一作者,2019级博士研究生阮坤鹏同学为第二作者,通讯作者为顾军渭教授。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93和51903173)、XXX重点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计划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19JC-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高分子电磁功能材料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以及2021年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CX2022073)的资助和支持。
论文信息:Yixin Han, Kunpeng Ruan and Junwei Gu*. Multifunctional Thermally Conductive Composite Films Based on Fungal Tree-like Heterostructured Silver Nanowires@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and Aramid Nanofiber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10.1002/anie.202216093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16093
作者简介:
顾军渭,教授、博导,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英国皇家航空学会Fellow,英国材料、矿物与矿业学会Fellow;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任陕西省高分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导热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电磁屏蔽、吸波等)和纤维增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透波、耐烧蚀等)的设计制备及加工研究。获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8)、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二等奖(2/6),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创新论文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XXX技术基础重点项目、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1项。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Angew Chem Int Edit, Sci Bull和Macromolecules等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50余篇。4篇论文入选2018~202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1篇论文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1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主/参编Elsevier、Wiley出版社专著4部,授权中国/美国发明专利30件。任Nano-Micro Lett、J Mater Sci Technol、Compos Sci Technol、Natl Sci Rev和中国塑料等多个期刊副主编和编委。
- 西工大顾军渭教授《Research》: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热障重要研究成果 2021-02-20
- 西工大史学涛副教授/顾军渭教授《J Mater Sci Technol》: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成果 2021-01-27
- 西北工业大学顾军渭教授在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2019-06-30
- 宁夏大学孙辉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分子内环化诱导自组装可控制备多面体纳米颗粒 2024-12-19
- 中山大学陈永明教授团队石毅副教授 Macromolecules:实现不同组成和尺寸星形聚合物的快速和高效合成 2024-04-14
- 华东理工大学王庚超教授/王文强团队 Angew:电泳驱动可控相分离制备强韧型介孔壳聚糖电解质膜 2024-01-22
- 范德堡大学李德玉教授课题组《Nano Letters》:在高热导率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