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阳:探索民营胶行业发展新机制
时间:2006-08-02
在天然胶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今天,占据云南天然胶生产半边天的民营天然胶行业逐渐受到了业内的关注。如何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改变民营橡胶行业小、散、乱的局面,整合自身资源,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这不仅为云南橡胶行业所重视,也为国内橡胶行业所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云南省民营橡胶行业协会会长赵鸿阳。
民营胶撑起“半边天”
赵鸿阳介绍,云南是我国第二大天然胶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和干胶产量已占全国植胶总面积和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至2005年底,云南天然胶种植总面积达到448.45万亩,其中民营胶238.77万亩,占53.24%;开割207.3万亩,其中民营86.39万亩,占41.67%;干胶总产量24.03万吨,其中民营胶10.6万吨,占44.11%;全省天然胶产值19.9亿元(按90年不变价8300元/吨计算),其中民营胶企业为8.8亿元。目前,云南省橡胶初加工生产企业共有114家,其中民营企业就占90多家,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南5个地州22个县市的低海拨湿热地区。其中天然胶主产区——西双版纳地区民营橡胶企业的种植面积已达117万多亩,占云南民营天然胶产量的51%,年产值已经达到6亿元。民营胶企业撑起了云南天然胶产业的“半边天”,并成为植胶区的经济支柱。
发展依旧困难重重
赵鸿阳介绍,由于云南民营胶产业起步晚、技术薄弱、人才匮乏,至今发展仍较为缓慢。
据了解,“六五”和“七五”期间,云南省政府还给民营橡胶每亩无息贷款50元,再加上各级地方财政给予的补助,每亩民营胶有80~100元的有偿扶持,为形成天然胶生产基地和边疆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但1990年之后,民营胶就失去了这种优惠。目前云南甘蔗、茶叶、咖啡等行业都可以得到贷款资金及政策上的扶持,但作为云南省四大传统产业之一的天然胶已经没有了这种优惠。赵鸿阳认为,在我国橡胶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民营胶的种植及发展具备比国营农场更大的潜力,理应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更快地发展,但目前各级部门对发展民营胶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
由于民营胶企业在科技、资金方面投入不够,生产仍处于传统的粗放模式;天然胶种植布局不合理,植胶土地以二、三类为主,使这部分胶园生长慢、投产晚、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赵鸿阳说,虽然云南省已经涌现出一批橡胶初加工的龙头企业,但民营胶加工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专业化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种单一,新的割胶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大,技术和管理基础较差,这些都制约了云南非公橡胶行业的发展。赵鸿阳表示,2005年云南民营胶园平均单产干胶仅在1500千克/公顷左右,与国营胶园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云南的民营橡胶每亩增产10千克,仅云南每年天然胶产量就会增加10万吨以上。
探索发展新机制
云南民营橡胶业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现代高科技的高效劳动与落后割胶的低效劳动的巨大差距;二是我国割胶生产的高产量、高定额与云南民营橡胶的低产量、低定额、低效益的巨大差距,这也势必造成民营胶成本高、质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如果任其发展,民营橡胶业的前途堪忧。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赵鸿阳认为,要改变民营胶企业小、散、乱的局面,可以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和股份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强集成,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实现以骨干橡胶企业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吸收分散的中小企业或胶园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区域性或跨区的企业集团,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另外,云南民营橡胶产业要有新的、大的突破,就必须由重基地建设转为重培植龙头企业,通过培植一批骨干企业,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科工贸农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创建自己的品牌,推进民营橡胶产业提升、发展,加快其产业化进程。赵鸿阳说,现在云南的民营橡胶企业已经在积极酝酿成立民营橡胶企业联合体,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