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东京天然橡胶期货价格2008 年走势
东京天然橡胶期货价格2008 年走势图。(图片来源:北京中期期货)
下面我们就以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为例,分阶段(参见图一)回顾2008 年天胶价格走势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阶段 ——(年初至4 月下旬):胶价振荡下行探寻支撑。
年初国内外期货市场回落调整。胶价因美国次级债危机所造成的全球金融市场恐慌调整幅度相对较大,但在美联储降息以及美国政府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出台后跌幅放缓。随着全球金融市场情绪逐步稳定,以及美元下跌、原油启稳等因素的支撑下,天胶价格亦开始反弹。随后东南亚主产国泰国和马来西亚逐渐进入割胶淡季,而印尼降雨量较大,开始影响天胶产量。国内春节长假期间国际天胶现货价格大幅上涨3.7%以上。不过沪胶春节后开盘暂时受阻,主要是受库存持续高企的影响。同时在公布国内1 月份CPI 涨幅达7.1%后,市场担心国家进一步调控而使得短期多头资金撤离沪胶市场。虽然呈现涨势,但上行的步伐稍稍显慢。
之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动荡且金融机构亏损面临倒闭。全球主要商品基金大量结清头寸。原油、黄金、其他基本金属以及农产品均大幅回调。而天然橡胶也未能幸免,冲高受阻后回落调整。现货需求平淡,且期货库存一直高位运行。同时,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最高突破了1:100 大关,也成为胶价下行的动力之一。进入4 月份,由于国内仍处于停割期,且冬季的雨雪冰冻灾害使开割期将有所推迟。加之期货库存持续下降等因素的支撑,主力合约期价在接近20000 元关口的位置止跌企稳,并在盘整多日后于月底开始反弹。这一阶段沪胶期价总体在21000 元-25000 元附近区域震荡。
第二阶段 ——(5 月初至6 月底):胶价强势反弹,并创下年内高点。
进入第二阶段,胶价出现强势反弹,大幅上涨的局面。5 月份,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东南亚主产区恶劣的天气影响正常割胶以及市场对天然橡胶强劲的需求都使得天然橡胶具备的强劲的基本面基础。市场割胶受阻令供应增加缓慢,使得沪胶库存连续大幅下滑,加之 市场资金的大规模介入,沪胶持仓量一度超过了13 万手,为胶价凌厉的反弹奠定了基础。
反弹至每吨24000 元一线关键阻力位后期价暂时横盘整理,等待基本面的进一步指引,期间价格振幅较大。在确认了供应仍未能有效增加,且原油价格不断升高之后,价格进一步上冲,并一度突破了每吨27000 元的近2 年高点。
之后由于国际原油期价保持在历史高位运行,并于6 月末突破了每桶140 美元阻力。因此也给天胶市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天胶的采割旺季,但东南亚主产区频繁的降雨天气使得产量仍然不能与同期正常情况相比。在需求较旺的情况下,令天胶现货市场的货源一直偏紧,原料价格进一步上涨。而良好的基本面因素成为炒作资金良好的题材,推动胶价大幅上涨并触及年内高点。
第三阶段 ——(7 月初至2008 年年底):原油见顶需求不断恶化,胶价持续大幅下行。
进入7 月份后,原油价格见顶,并开始大幅回落;且东南亚主产区天气亦有所好转,产量开始恢复。但期间由于沪胶库存明显偏低,令多头护盘积极。多空分歧较大,期价震荡剧烈。之后受原油回落和现货供应逐渐恢复的影响,价格未能守住涨势。在原油期价触及110美元/桶的强支撑位后,价格止跌启稳。而国内外胶价亦暂时停止跌势,震荡调整。但期间国内由于奥运等因素而使需求疲软。同时,虽然成交稀疏,但市场现货价格坚挺,且沪胶库存从可交割的绝对量上来看依然不多,导致沪胶现货月合约价格十分抗跌,0811 与0809 合约价差一度扩大至近5000 元/吨。
9 月份,次贷危机转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继续令原油以及其他商品大幅下跌。加之备受市场关注的0809 合约顺利交割和东南亚天胶主产区的季节性供应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胶价在短暂盘整后均出现大幅下滑走势,并下破了每吨21000 元附近长期上涨趋势线所组成的关键技术支撑位。至月底沪胶主力合约收于19020 元/吨,月内总体下跌4130元/吨,跌幅达17.8%。随后,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实体经济开始遭受侵蚀。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天胶需求则因全球汽车业遭受重创而一蹶不振。因此,沪胶期价在“十一”长假开盘后更是连续数天跌停,价格最低回落至每吨12000 元附近的2005年年中水平。随之在经过短暂的横盘整理后,由于美国3 大汽车巨头可能遭遇破产,胶价再次向下突破,并于12 月初最低跌破9000 元/吨关口。
面对疯狂回落的胶价,东南亚天胶主产国宣布减产,并连续出台具体减产计划和收储政策,加之全球天胶最大消费国——中国连续出台大规模刺激经济措施,且胶价此时已经降至几年来最低水平,所以对价格形成较强支撑。而后期美国宣布将注资拯救3 大汽车业巨头的消息进一步提振了市场。因此,胶价在年底出现了下半年较为罕见的止跌反弹走势,沪胶期价回稳至万元关口之上。但总体上还未摆脱下半年所形成的大跌势。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