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游纺织厂而言,对一种原料的采购不单纯是根据价格来制定采购量。下游客户最大的希望是市场稳定,对市场下步走势能看的清楚,能够比较容易的操作,减少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应该说,“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始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极为普通的心态。
从下游纺织角度来看,近年来,在出口和内需的合力拉动下,中国纺织业高速发展。全国纺织产量持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2004年度纱产量首次达到1120万吨,同比增长14%;2004年9-12月连续创下单月产量的历史新高,12月产量112万吨是历史最高产月。2004年度布产量累计153亿米,同比增长21%,2004年12月布产量创下16.47亿米的单月产量历史新高。
从1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可以看出,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强劲,达到28.68%,其中对设限国家出口增长54.03%,对出口贡献率最大,这与2005年元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有着直接关系。2005年纺织品服装强劲出口将对中国纺织产业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 下游纱产量情况
全国月度纱产量是一直上升的趋势。2004年春节是1月22日,产量为62万吨;2005年春节是2月8日,影响了1月份和2月份,分别为82万吨和79万吨。以跨春节的月度纱产量为比较对象,2005年2月份比2004年1月份月度纱产量增产17万吨,增长率为27%。
按2005年中国纺纱产量增速10%左右,预计2005年中国纱产量达到1230万吨,推算出2005年需求棉花913万吨,需求粘胶短纤维92万吨。如增速为14%,则产量为1280万吨,以此测算,推算出2005年需求棉花950万吨,需求粘胶短纤维96万吨。如以112万吨月度最高产能测算,中国纱线产能为1344万吨,对纺织原料的需求是大的。
二、粘胶短纤维供应量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2002年以来,由于粘胶短纤维的利润较高,粘胶短纤维生产企业扩建项目和新建企业产能增长较快。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6月份以前共投产了约13万吨,使国内总产能达到73万吨。2004年底投产的项目为9万吨,2005年总产能达到82-85万吨,同比增长30%左右。
2003年粘胶短纤维进口量比前三年增长约1.5万吨,2004年进口5.5万吨。2005年粘胶短纤维进口量将维持在5万吨左右水平。
总的来说,2005年中国粘胶短纤维的总量供应87-90万吨与需求量92-96万吨基本持平,供应量略偏低。
三、 粘胶短纤维生产企业成本情况
由于粘胶短纤维的产能扩张,对原料的需求量加大。尤其是主要原材料—浆粕。受到国外纸用木浆价格上涨的影响,粘胶短纤维用溶解浆价格急剧上涨,现报价一般在850$/T左右,而国内棉浆粕价格已到8000元/吨以上。
按照1.04的棉浆粕消耗量,粘胶短纤维加工费5000元/吨,粘胶短纤维的成本在8000×1.04+5000=13320元/吨,而市场有的厂家到货价在13800元/吨,加上平均在200-400元/吨的运费,不计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粘胶短纤维已处于亏损边缘。部分厂家已经开始安排停车检修。
在部分地区,其他大宗原材料如烧碱、硫酸、煤等价格还在继续上升,更进一步压缩了粘胶短纤维的利润空间。
四、市场评述
2003至2004年度后期,在棉花供过于求、价格快速下跌时,自18000元/吨降到12000元/吨,按常规认识分析,下游产业链应该留有很多利润空间,但事与愿违,下游产品启动不理想,价格仍然不启动。这充分说明下游产业链利润空间与原料价格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毋庸置疑,纺织原料市场飘忽不定,整个产业链走势也将虚无缥缈。
相反,靠整个粘胶短纤维行业的共同努力,使得2004年全年粘胶短纤维价格稳定在一个价位上,对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链最终实现 “多赢”。2004年以粘胶短纤维为主导的纺织企业利润较高,而以纺棉花为主的纺纱企业,日子过得较为艰难。
2005年春节后,粘胶短纤维价格出现激烈动荡,直接影响了下游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粘胶短纤维相关的人棉纱、人棉布受到了影响。事实证明,一个稳定的市场对相关产业是至关重要的。粘胶短纤维价格的剧烈波动对下游纺纱企业是极为不利的,在市场运作方面,恶性价格竞争只有死路一条。
在粘胶短纤维市场价格已落到13800元/吨的情况下,已基本没有了价格恶性竞争的空间。粘胶短纤维四方联合报价在14500元/吨,基本上就是各大粘胶纤维厂家的成本价格,这个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粘胶短纤维的下跌,但是参与的各厂家要确实认真执行,否则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