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也难辨质量惟一区别就是价格
记者随即走访了永辉、沃尔玛、大洋等几家大型超市和商场,发现今年市场上的保暖内衣,除了价格较往年略降外,也少了很多“莱卡”、“魔卡”、“暖卡”等名词,取而代之的是“新纳米”、“高科技纤维”、“远红外”等新名词。
记者向销售人员询问这些保暖内衣的“高科技”有什么作用。销售人员说,各种保暖内衣从外观和手感上基本分不出来,自己也说不清哪种质量较好,可能惟一的区别就是价格了,价格越高的应该质量越好。
“其实我们也弄不清楚这些名堂到底是什么原理,反正进价高,我们的卖价就高。”东街口一家卖保暖内衣的老板告诉记者,不管“绒”也好,“卡”也好,五花八门的保暖类别,不用区别得很清楚,穿着暖和,再挑价格就行了。
保暖内衣材料无外乎三大类
记者就这些“高科技”材料采访了省质监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其实所谓的“高科技”并没有那么玄乎。保暖内衣的材料无外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三大类。那些“卡”不过是厂家给面料起的概念别名而已。如“暖卡”“热力卡”实际上就是腈纶,“魔卡”是具有弹性的氨纶,“塞维卡”是聚酯,“莱卡”是人造弹性纤维“氨纶”注册的产品商标名称。
消费者如何选购保暖内衣?一名多年从事保暖内衣批发的经销商认为,首先,要理性识别各种广告,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高科技”概念,因为一些新名词究竟有没有生产商宣称的那些功能,很难保证;其次,要重点查看含量成分,确定是否和标注内容相符,保暖率与透气性一般成反比,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既保暖又透气的保暖内衣;三要注重面料轻薄柔软、富有弹性、手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