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联系方式
  •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 邮编:550025
  • 电话:0851-8292178
  • 传真:0851-3621956
  • Email:zhengqiang@zju.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郑强:演讲不是我的主业

       他只是一位研究专深艰涩的高分子材料的大学教授。只有大约40名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能直接听他授课,却有数万名在校生把“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

  荣誉送给了他
  “在所有荣誉中,我最看重这个”
  44岁的郑强刚刚被浙江大学的学生们评为“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
  2001年,郑强也曾获得过这个无冕的荣誉。而且这次又是以最高票当选。
  翻看郑强教授的简历,著作等身,头衔和荣誉更是数不胜数。不过郑强却只挑这一项给我们看———“在所有的荣誉中,我最看重这个。”他说。
  “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是由7万多名浙江大学在校生评选出来的。然而,作为博士生导师,郑强并没有为本科生上课的任务。也就是说,能直接聆听到这位据说口才极好的老师讲专业课的,只有他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总共不超过40人。
  郑强是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的主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把票投给一位在大多数人看来高深莫测、枯燥无味的理工教师?这实在是耐人寻味。
  “我常不定期做些演讲,各个校区,不同的学院,只要有人邀请,我有时间,就一定会去。”郑强的演讲与他研究的高分子领域无关,但却涉及教育、科研、人才等诸多与高校和青年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他的讲稿传遍大江南北,3年后还在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和学生中间广为流传,甚至引起了不小的共鸣。
  郑强受欢迎的程度多高?有大学生在校园网BBS上描述说,一次讲座“居然有29次鼓掌,实在是太惊人了”;“长达3个小时的演说,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场,甚至没有一个人上卫生间。台下寂静无声,除了发自心底深处的鼓掌和开心的笑声”……许多人就这样通过他的演讲,或者广为流传的演讲文稿认识了他。久而久之,知名度大升,连校外的公司企业、宾馆饭店、中小学乃至幼儿园都来请他去讲演。
  “我并不以演讲为主业。”在郑强的办公室里,除了不时看到敲门而入的老师和学生外,还看到了8年多时间里他在国内外一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厚厚的一沓,汇编成一本论文集,一只手拿起来竟觉得有些吃力,而这8年间仅其承担的诸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就有12项之多!
  之所以在如此繁忙的科研和教学之外还如此热心于演讲,在郑强看来,那是因为作为一名学校的教授,仅仅“教书”不够,还应当“育人”,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国家强盛不能只靠少数尖子”
  尽管也有人说,郑强不过是“愤青”式的人物,演讲中加入了“哗众取宠”的成分,才引来“轰动”;但更多人则认为:正是因为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并且选择了警示而非一味的赞美,他才如此受欢迎。
  郑强对“教育”的看法,在青年学生们中间很获共鸣。
  郑强曾留学日本,也去过许多国家。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搞奥林匹克知识竞赛是举国体制,跟国家的荣誉联系在一起。而在美国、日本以及西欧国家则称为“play game”,意为“玩游戏”。中国学生在国际奥赛中频频获奖,但至今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郑强认为,几个学生得了奥赛的冠军,并不代表中国教育的水平就高了。
  郑强说,目前中国有着这样一种怪现象:该玩的时候没玩,该学的时候没学,该干的时候没干,该歇着的时候没歇着。许多父母在孩子身上承载了太多自己的期待和梦想,学钢琴、学英语、学计算机;5岁的孩子能通读唐诗古文,才上小学的孩子会做中学的数学,而高一的孩子恨不得就能考上大学少年班……
  素质教育是不是就是超前教育?教育是不是越超前越好?
  作为教师,郑强有着亲身的体验:许多中学的保送生,到了大学并不是最优秀的。社会上也曾有过关于“第10名现象”的热烈讨论:在校时成绩排名在10名左右而非数一数二的学生,踏上社会之后反而容易成为社会的精英人才。
  素质教育不是超前教育。对于个体来说是如此,对于大学来说也是如此。郑强认为,许多中国的大学提出要重点培养本科以上的高层次人才,还有一些学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是,“如果国民整体受教育还不普及、国家整体科学基础不坚实,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世界一流人才和大学。即使培养少数高层次人才,冒出了几项顶尖的研究成果,也不能表明我们国家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马加爵是教育的一个牺牲品”
  这段时间,有关“马加爵”的话题,在校园里引起强烈反响。一向关注教育话题的郑强,自然有自己的思考。
  “马加爵是中国教育的牺牲品”。这话听上去,有些尖锐甚至片面,不过,了解郑强的人,知道他一直特别强调:树立健康的人生观,远比获得高学历更重要。而一个自尊、自信、自强、善良、正直的人,也远胜于一个单纯高学历的人。
  有一个现象,令他担忧。在大学里做测验,题目是“你为什么读大学”,那么可能选择“一份好的工作”或者“出人头地”的人数,远远比“为了学科学”的人多得多。
  “这恰恰是中国教育的误区,或者不完善的地方。”郑强说,教育的本意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素质,可是,在许多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却将受教育、特别是受高等教育当成了今后谋生的手段。
  “如今的社会存在这样一种弊端:学生读大学考研不是为了个人对科学的兴趣,而是为了一份好的工作,或者说,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份‘人上人’、出人头地的工作。而社会上的招工要求也越来越高:硕士、博士、海归,计算机、英语,文凭越高越好,恨不得是文武全才。”在郑强看来,每年那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人对社会、社会对人需求的错位。这样搞教育的结果将导致国民好高骛远、心态失衡。
  把就业、赚钱作为选择专业的第一要素是短视的,而把所谓的高学历作为选择人才的惟一标准,同样以偏概全。郑强说,受教育者的人格、素质更为重要。作为大学生,马加爵应是社会的人才,可就是这样一位大学生,因为极度自卑导致的心灵脆弱到受不起一点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