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Superstructure of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Derived
from Microdroplet Flow Reaction: An Intermediate State of Crystallization by
Particle Attachment, ACS Nano, 2019, DOI: 10.1021/acsnano.8b06706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成为当今化学和材料领域的一大热点。近二十年来,虽然MOF结构和应用的研究快速发展,但是有关MOF结晶机理的研究还相当的匮乏。近几年,为了探究MOF晶体的生长机理,研究人员采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在线分析手段、原位分析光谱、理论模拟等手段对MOF晶体的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然而,目前还缺乏完整、清晰、准确的MOF晶体生长过程描述。因此,开展MOF晶体生长机理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推动MOF材料的实际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MOF晶体生长机理的重要性,赵学波教授团队的博士研究生王颖、副教授李良军等人利用微液滴连续反应装置,以经典的MOF材料:HKUST-1、MOF-5和NOTT-100为研究对象,通过捕捉MOF晶体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中间态”,考察MOF晶体在各个生长阶段的结构特征,阐释了MOF晶体的生长机理。研究发现,MOF生长过程至少经历了三个状态:初始MOF纳米颗粒、MOF超结构和MOF单晶。在结晶过程的初期,配体和金属离子进行自组装配位反应,形成了纳米级的MOF小晶体颗粒;随后,纳米级的MOF小晶体通过有序组装,形成了具有规则形貌的MOF超结构,超结构是非经典的结晶模型“定向附着晶化”(Crystallization by Particle Attachment, CPA)过程的一个重要中间态,桥连着无序的反应物单体与高度有序的单晶结构两种结晶状态,也是CPA机理的代表性标志;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MOF超结构在Ostwald熟化作用下转化为MOF单晶(如图1)。该机理的提出不仅对理解MOF材料的晶体生长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将有助于开展特殊结构和形貌MOF材料的合成以及MOF器件的构建。
图1 微液滴连续合成条件下MOF的CPA结晶过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