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黎明教授课题组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教授课题组合作,在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9, 11, 22194-22205) 上发表题为“Acidic pH-Activated Gas- Generating Nanoparticles with Pullulan Decorating for Hepatoma-Targeted Ultrasound Imaging”的研究论文。
课题组博士生陈珊珊利用普鲁兰多糖和聚两性离子接枝聚合物作为碳酸钙的生成调控剂制备了表面具有普鲁兰多糖修饰的碳酸钙杂化纳米粒。利用普鲁兰多糖能与肝癌细胞表面高表达的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发生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实现对肝癌的主动靶向。该材料在血液生理pH条件下稳定,而在肿瘤酸性条件下产生回声增强的CO2气泡使超声信号增强。在肝癌小鼠模型中,经静脉注射后杂化纳米粒在肿瘤组织中有效积累,在35分钟内肿瘤部位的超声信号比注射前增强了约6倍。相比之下,正常肝组织几乎没有任何信号变化。该研究克服了目前常用的微泡造影剂仅能血池造影的局限性,制备的pH响应型靶向纳米粒实现了肿瘤部位的直接超声成像,在分子水平上拓展了超声造影在肿瘤成像应用的维度。
该研究得到国家97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9b06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