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联系方式
  • 通信地址:天津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 邮编:300387
  • 电话:022-83955362
  • 传真:
  • Email:zqs8011@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纳米防伪,大技术制成小商标

相信大家日常都会接触不少带有防伪技术的东西,从钞票、发票的防伪水印到各色商品上的防伪商标,除了直接用肉眼辨认的特征之外,有些要借助打火机在商标表面燃烧才能辨识,还有些则是让你刮开涂层打电话进行查询。如今这个领域又有了“新成员”纳米防伪技术。

  纳米防伪技术和目前使用的防伪技术有什么不同?这项新技术怎样为商品保驾护航?为了能够全面地了解这项技术,记者近日走访了本市一家进行纳米防伪技术研发的公司,以及和他们进行合作的天津工业大学。

  早期防伪技术不是铁布衫,出一代被破解一代

  其实,纳米并不神秘,和我们所熟悉的米、厘米、毫米一样,都是长度计量单位。只不过纳米很短,1纳米等于10-9米,这个长度大约只有人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当物质颗粒小到纳米级时,这种物质就可被称为纳米材料。

  由这家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建立的纳米防伪技术研发中心的技术总监张青松博士介绍,科研人员通过专业技术能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组装”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物质、新材料。它们的“身材”都非常小,小到肉眼根本无法识别。这种“小身材”使得它们能表现出特殊的物理特性,有的本身可以发出荧光,有的具有导电的性质,还有的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以变色。当前,普通商标存在防伪局限性,一般三五年内就会被仿造,这使得受其保护的商品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而使用纳米技术就不一样了,将纳米材料掺入普通物质中,会使普通物质显露出不凡的特点,而且由于纳米材料“身材小”,很难被造假者仿制就算不幸被仿制成功,由于纳米材料制作工艺灵活,研究人员也能够很快推陈出新,让造假者跟不上脚步。

  那么在纳米技术出现之前,防伪商标领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该公司的经理张宁给记者讲述了商标防伪经历过的“更新换代”。

  张宁介绍,在进行纳米防伪研发前的十年间,他们公司曾相继推出了四代防伪商标。第一代产品使用的是最简单的滴水和“火烤字消失”技术。张宁给记者展示了一枚商标,在上面轻轻滴了一滴清水,一瞬间,商标上的字迹就消失不见了,等到水干之后,字迹又会显现出来;“火烤字消失”与之相似,把一枚具有该性能的商标靠近打火机的火源一两秒钟,字迹立即消失,离开火源之后,字迹又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商标会出现这样的“隐身”效果,和制作时所使用的特殊油墨有关系,但它是一种比较容易仿造的技术,只过了一两年时间,就被造假者破解了。

  基于这种情况,公司又开发了数码防伪系统,就是用数字技术建立一个代码认证系统,消费者买到商品后,刮开商标上的防伪涂层,可以获得一个特定的“防伪数码”,通过互联网、电话可以与数据库进行连接,把“防伪数码”传回计算机系统进行验证。代码具有唯一性,并且需要验证,这回造假者无法仿制了吧?可谁想到,好景不长,造假者居然建立了一个假的计算机数据库,用以“验证”假的“防伪数码”,来蒙骗消费者,迫使这家公司不得不继续开发第三代防伪商标。

  第三代防伪商标是在第一代基础上研发的,最具代表性的是硬币刮擦防伪技术,用一元硬币的侧面在一枚商标的空白区域里反复刮蹭,大概两三秒钟的工夫,就能隐隐约约看到空白处有“花纹”显现,继续刮擦,图案渐渐清晰,原来“花纹”是一串字母。当停止刮擦时,图案又渐渐模糊下去,直至恢复到原先的空白模样,看不到一点痕迹。

  两年前,第四代防伪商标出炉了,把之前的几项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商标上有一个深色的、边长仅五毫米的正方形“多功能区”,虽说面积很小,却是利用三维立体印刷技术制成的。多功能区有三重防伪功能,第一重是遇水变色,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变化,而第二重辨识需要借助一些专业设备,首先要用一张胶片覆盖在多功能区上,通过胶片对自然光线的过滤,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胶片下出现了整齐的条纹;而另一重防伪技术,则是用专业的激光笔照射多功能区时,会显现出一个很小的绿点,照射其他区域时,绿点则不会出现。

  目前,第四代防伪产品的防伪效果是最令人满意的,可是在制作防伪商标这一行里有一句话:只有掌握先进技术,才能在这一行里永捧“金饭碗”。再说,谁会随身带着胶片和激光笔去看商标的真假呢?所以,储备“秘密武器”,瞄准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攻关,就成了张博士他们的任务,而“纳米防伪技术”就成了攻关对象。

  纳米改变性能,

  油墨沾手不留痕

  随后在天津工业大学张青松博士的实验室里,记者得以一窥纳米防伪技术的究竟。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中,装着各种各样不知名的液体和粉末,这些就是张博士正在进行研究的纳米防伪材料了。

  印刷商标靠的是纸张和油墨,要印刷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要有高细度、高纯度的油墨和特殊的纸张作保证,将纳米材料加入其中,可以使普通纸张和油墨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性质,从而达到防伪效果。

  为展示这一先进防伪技术的性能,张博士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分别滴了一滴普通油墨和一滴“纳米油墨”,都是深蓝色,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差别。随后,他在两处油墨的痕迹上滴了清水,然后让记者用手指轻轻触摸两滴油墨的痕迹,感受一下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记者首先触摸的是普通墨迹,手上立即被染上了蓝色;接着,记者换了一根手指,触摸那滴湿润的“纳米油墨”,刚一碰到墨迹,就觉得黏糊糊的,好像有东西粘在手上。记者估计这根手指也会被染上蓝色了,可看手指时居然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张博士笑着告诉记者,这就是纳米油墨的神奇所在将来该技术投放市场后,利用纳米材料的这一特性,便可以方便快捷地识别出商标的真伪了。

  除了油墨之外,纳米防伪技术还可以用在纸张的制作上。张博士给记者演示了另一实验:在烧杯中放上一小片无色透明、摸起来像是橡皮泥的纳米材料,注入少许热水。记者看到,那块纳米材料眨眼间从无色透明变成了乳白色。张博士解释说,这种新型纳米材料有着受热变色的特性,人体体温就可以使之实现颜色变化,这就意味着,如果将它加入到防伪商标的纸张中,可以取得很好的防伪效果。

  另外,张博士介绍说,他还在研制另一种新材料,即一种不透水的纳米薄膜。将那种薄膜覆盖在纸张表面后,表面上与普通纸张无任何不同,但当水滴到这种纸上的时候,只会在纸上轻轻划过,不会将纸张浸湿,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商标,与普通纸遇水即湿的特点相对比,同样具有很好的防伪作用。

  看完这些新型纳米材料,记者感受良多,虽说之前的几代防伪技术多数被造假者破解,可毕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今后的防伪领域中,有了纳米技术的支持,商品就好比有了一个身份证,让那些造假者真正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