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学术会议”于2015年9月23-26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办,期间有超过200多位业内人士报名参会,会务组还邀请到了Seeram Ramakrishna(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针对静电纺丝、纳米技术相关方面做大会报告。作为刚进入电纺领域的新人,本课题组的15级硕士生穆齐峰、郑林宝和13级硕士生陈冰洁参加了此次会议,希望借此机会学习静电纺丝技术的最新前言知识,并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
9月24号大会开幕式,来自吉林大学的王策教授为大会开幕致辞,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静电纺丝研究的学者之一,她特别提到这几年国内静电纺丝取得了可喜进步,如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课题组的纳米线储能器件、东华大学丁斌教授课题组的纳米气凝胶超轻材料等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青岛大学龙云泽教授课题组的微型静电纺丝装置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scale上。
9月25号在青岛大学的国际交流中心进行学术汇报,其中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蒋兴宇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纳米纤维和生物技术的结合,其中微流通道和自卷曲人造血管的研究工作发表在Small和Advanced
Materials;来自我校纺织学院的刘延波教授也上台讲了关于静电纺丝设备的发展和面临的一些挑战。9月26号上午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纤维和纳米技术中心主任,机械工程系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东盟工程技术院院士Seeram
Ramakrishna 教授做了主旨演讲,他从纳米技术发展讲起,逐步讲到纳米纤维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在纳米纤维发面所做的相关工作。Seeram教授领导自己的团队在多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独创性的研究,特别是利用非常新颖的方法制备纳米纤维和纳米粒子,并对这些纳米产品在众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居于世界前列的研究,在纳米科技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后,来自东华大学的丁斌教授讲了自己课题组所做的有关静电纺丝和气凝胶结合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在场听众的强烈关注。
午饭后,所有参会人员乘车游览了青岛的著名景点:八大关、栈桥、海军博物馆以及中国的水准零点等,青岛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正是:莫道游人爱汇泉,一湾海水抱远山,观海亭中凭阑坐,满眼波光满眼帆。青岛很美!学术会议的水平很高!会议举办的很圆满!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