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 Stone 微算云平台
原文链接:点击此处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及直接甲醇成酸燃料电池等体系的商品化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这其中包括电池稳定性较差、成本高、燃料交叉干扰、铂基电催化剂催化动力学迟缓等。到目前为止,开发活性稳定的电催化剂是提高燃料电池性能的最具发展前景的策略。因此,通过缺陷工程来调节电催化剂的表面/界面电子结构,优化中间产物的吸附能,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鉴于此,湖南大学的王双印教授从电催化剂的缺陷构造及其作用机制这个角度对近年来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相关工作以Defect Engineering for Fuel‐Cell Electrocatalysts为题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综述。作者从缺陷定义、分类、表征、构造和理解等方面介绍缺陷工程。随后,对燃料电池中ORR和HOR/SMOR缺陷电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综述。此外,通过耦合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进一步阐明了缺陷工程与电催化性能之间的结构活性关系。随着对这些复杂关系的深入理解,作者还讨论了将有缺陷的电催化剂集成到单一燃料电池系统中的问题。最后,对缺陷电催化剂的潜在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包括可控制备、原位表征和商业应用。
其中固有缺陷部分报道了木士春研究团队的如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