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 副院长, 化学系 讲席教授
国家特聘专家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杰出青年基金(B B )获得者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A A 类
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首席科学家
张绪穆,1961 年生,国际知名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家,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1982 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5 年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师从卢嘉锡院士(诺贝尔获奖者 LinusPauling 的博士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7 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获得硕士学位,师从 Gerhard N.Schauzer 教授;1992 年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James P. Collman 教授(两位诺贝尔获奖者 Sharpless和 Grubbs 的导师);1992—1994 年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4—2006 年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并获终身教授职位;2007—2015 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化学学院杰出讲席教授;2015-2018 年,任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及系主任;2017 年当选国家中组部特聘专家联谊会化学化工专委会主任;2018 年,任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张绪穆教授在 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著 350 余篇,论文他引>15000 多次, 其中单篇论文他引>1300 次,Hindex >75。 张绪穆教授 2002 年获得美国化学会 Arthur C. Cope Scholar 奖,是第一位荣获此奖的中国内地科学家。张绪穆教授发展的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Zhang enyne cycloisomerization)因其重要性成为以其姓氏命名的人名反应,目前全球仅有不到五位华人有此殊荣。因促成建立中国内地首个以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机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张绪穆教授获得 2016 年深圳首届 “时代深士”称号。
张绪穆教授长期致力于发展高效、高选择性不对称催化反应,利用自己原创的手性配体工具箱为技术平台,以重大药物合成为产业化突破口,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环保,低成本,高质量的药物绿色合成新工艺。近年来也致力于拓展小分子化合物库并开展高通量生物筛选、分析药效团构效关系,研发新型小分子药物。
张绪穆教授先后成立了凯瑞斯德(苏州)(Chiral Quest,技术产品)和凯特立斯公司(Catalys,技术平台)。凯瑞斯德成立于 2008 年,已有 20 个新工艺路线投入生产,每年生产几百吨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包括度洛西汀(28 吨/年,抗抑郁药物中间体)、雷米普利(30 吨/年,降压药核心中间体)、 西他列汀(50 吨/年,糖尿病用药关键中间体)、手性 3-氨基-1-丁醇(50 吨/年,抗 HIV 药物度鲁特韦关键中间体)等,每年销售额超过几亿元人民币。凯特立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2018 年正式启动项目研发,已取得依折麦布、孟鲁斯特、苯福林、沙库必曲等 10 多种大品种药物新工艺路线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