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苯硫醚/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导电和力学性能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聚苯硫醚/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形态、导电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分散于聚苯硫醚基体中,二者的界面结合紧密;少量碳纳米管的加入即可显著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其逾渗阀值约为2phr-3phr;与聚苯硫醚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冲击强度全面提高,但由于碳纳米管的微观聚集与其应力传递作用间相互矛盾,因此过多的碳纳米管对材料力学性能贡献不大,这也得到了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的进一步...
http://www.polymer.cnt//ss/zhangming/publicationsshow_10649.html |
|
电子束辐照对碳纳米管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Download:
徐志伟, 郭启微, 王晓生, 吴宁, 吴晓青 and 陈利. "电子束辐照对碳纳米管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材料工程, no. 12 (2010): 92-97
http://www.polymer.cnt//ss/xuzw/publicationsshow_5650.html |
|
碳纳米管在接枝二元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
李娟, 方征平, 王建国, 顾嫒娟, 佟立芳, 刘芙,物理化学学报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05.11, 21(11): 1244~1248
http://www.polymer.cnt//ss/zpfang/publicationsshow_782.html |
|
垂直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关键字:碳纳米管,垂直取向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锂电池 因为优异的机械和电学性能,碳纳米管被广泛研究加入到聚合物中制备复合材料,但因为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无规分布,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性能并不理想。本文首次提出并发展了垂直取向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这种新型复合膜柔性,并显示了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导电率。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5178 |
|
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关键字:复合材料,多壁碳纳米管,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是影响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化学接枝法,将三乙烯四胺(TETA)分子接枝在碳纳米管表面。对接枝的产物进行分析后,发现产物是一种以碳纳米管为芯,以包覆的TETA为皮的复合碳纳米管。将这种复合碳纳米管与环氧树脂进行复合,研究了其对环氧树脂力学及热性能的影响。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844 |
|
碳纳米管负载茂金属催化剂原位聚合制备聚乙烯/碳纳米管
关键字:碳纳米管 聚乙烯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聚烯烃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噢品种,通过共聚、共混和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等手段使聚烯烃高性能化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2844 |
|
垂直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关键字:碳纳米管,垂直取向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锂电池 因为优异的机械和电学性能,碳纳米管被广泛研究加入到聚合物中制备复合材料,但因为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无规分布,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性能并不理想。本文首次提出并发展了垂直取向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这种新型复合膜柔性,并显示了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导电率。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15178 |
|
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关键字:复合材料,多壁碳纳米管,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是影响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化学接枝法,将三乙烯四胺(TETA)分子接枝在碳纳米管表面。对接枝的产物进行分析后,发现产物是一种以碳纳米管为芯,以包覆的TETA为皮的复合碳纳米管。将这种复合碳纳米管与环氧树脂进行复合,研究了其对环氧树脂力学及热性能的影响。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7844 |
|
碳纳米管负载茂金属催化剂原位聚合制备聚乙烯/碳纳米管
关键字:碳纳米管 聚乙烯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聚烯烃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噢品种,通过共聚、共混和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等手段使聚烯烃高性能化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2844 |
|
多重响应性核壳结构纳米凝胶抗肿瘤药物载体研究
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刺激响应性纳米凝胶体系被设计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并应用于对癌症的治疗研究中。研究表明,肿瘤组织(pH 6.5~7.2)中的pH比正常组织(pH 7.4)中的低[1]。除此之外,肿瘤细胞内谷胱甘肽浓度(1~11 mM)和细胞外(血浆中10UM)有显著差别[2]。因此,pH和还原响应是设计环境敏感纳米凝胶的两个最有吸引力的刺激因素。本文中,我们利用细胞内外的pH和谷胱甘肽(GSH)浓度差别设计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H/还原...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sy_info190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