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学研究 | 产业发展 | 人才交流 | 化工商贸 | 会展信息 | 实用网址 | 论坛
资讯   产品   厂商   资料   资源   会展   论坛   全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聚合物网 > 全站 > 清华大学 生物燃料 技术奖 的搜索结果 共有结果98,当前从第71条到第80条,本次搜索耗时0.0469777
 
中国石油大学臧晓蓓与清华大学康飞宇、朱宏伟教授合作在耐温柔性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字:柔性,超级电容器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臧晓蓓与清华大学康飞宇、朱宏伟教授合作,在耐温柔性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基于10英寸超大碳纳米复合薄膜的耐极端温度柔性超级电容器》(Temperature-resistant and flexible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10-inch wafer-scale nanocarbon films)于2019年4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中国科学:材料科学》(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臧晓蓓...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619.html
 
清华大学冯雪教授课题组:用于外周神经电刺激与信号采集的形状记忆基仿攀爬缠绕电极
关键字:形状记忆,仿生,电极
  4月19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冯雪教授课题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用于外周神经电刺激与信号采集的形状记忆基仿攀爬缠绕电极”(Climbing-inspired twining electrodes using shape memory for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and recording)的研究成果。冯雪教授课题组通过力学理论并与信息、材料、化学等学科深度交叉,发展了一种能够在体温驱动下自动攀爬...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463.html
 
清华大学刘静教授课题组:具有超高拉伸性导体-绝缘体可逆转变特性的液态金属复合材料
关键字:温控,可逆转变,液态金属,高拉伸
  可在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快速转变的材料在理论研究以及工业应用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传统的导体绝缘体转变材料主要集中在如二氧化钒,钙钛矿,有机薄膜等固体材料,需要较为复杂的制备工艺和刺激条件,这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近日,清华大学刘静教授课题组提出基于室温液态金属与硅胶材料,发明并研制出一种可实现温控导体-绝缘体转变功能的复合材料(TIC),相应转变不仅可逆,且能重复100次以上而无明显结构...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449.html
 
清华大学朱宏伟教授团队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凝胶柔性应变传感材料上取得进展
关键字: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凝胶,柔性,传感器
  柔性应变传感器用于检测动态变形下的电信号变化,在人体运动检测、医疗保健、语音识别、机器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监测物理信号(如温度,湿度、流量等)的方法众多,其中最实用的是利用共形应变传感器检测表面由各种物理信号诱发的形变,以此来表征物理信号的变化。目前关于应变传感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较差的适应性和耐久性,在应用方面仍然受到限制,尤其体现在对柔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运动检测...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418.html
 
清华大学王朝教授系统评述:力学自适应性电学高分子的简介,设计及其应用
关键字:力学自适应性,电学高分子
  力学自适应性电学高分子是指同时具有力学适应性和电荷/离子传导能力的一种高分子材料。近年来,随着柔性电子学、人工肌肉和高性能能源存储等领域的兴起,力学自适应电学高分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之前的研究中,人们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提高电学高分子的电学性能方面,相比之下,对电学高分子的力学性能关注较少。然而在高分子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材料发生力学形变和损伤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拉伸、渗透、膨胀、分层...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209.html
 
清华大学刘泽文教授、北京交通大学邓涛副教授合作在三维石墨烯光电传感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字:石墨烯,场效应,传感器
  近日,清华大学微纳电子所刘泽文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邓涛副教授联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基于三维石墨烯场效应管的高性能光电传感器》(”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as High Performance Photodetector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利用自卷曲方法制造了一种微管式三维石墨烯场效应管(3D GFET),可用作光电传感器,实现对紫外...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180.html
 
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基于功能化聚羟基脂肪酸酯开发新型生物荧光材料
关键字:聚羟基脂肪酸酯,稀土PHA,荧光材料
  荧光材料在荧光探针、生物成像、传感器、平板显示器等诸多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的荧光材料类型包括有机荧光染料,半导体量子点,荧光金属纳米粒子及稀土荧光材料。传统荧光材料在生物标记领域有其局限性,而稀土发光材料具备荧光寿命长,发射谱尖锐,量子产率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一代理想的荧光材料。目前开发的稀土发光材料仍存在生物相容性方面的问题,而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类由微生物合成的...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129.html
 
清华大学冯雪教授课题组在三维多孔压阻材料制备及类皮肤柔性压力传感器中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字:三维多孔,压阻材料,柔性,传感器
  柔性类皮肤触觉传感器是受皮肤功能启发的一种电子器件,可以用在人机交互、健康监测、智能传感等领域。近年来三维多孔材料在应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中具有突出表现,但存在压力灵敏性不高、功能单一、制备复杂等缺点。   清华大学冯雪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通过静电纺丝和高温碳化制备的一种三维多孔碳纳米纤维网状材料,其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压阻特性外,还同时兼备超轻、疏水等特性,拓宽了此类材...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125.html
 
清华大学何金良教授、李琦副教授提出利用超顺磁纳米颗粒实现聚合物电损伤自修复的方法
关键字:绝缘材料,电损伤,自修复,聚烯烃电缆
  2018年12月31日,清华大学电机系何金良教授、李琦副教授及合作者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影响因子37.49)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利用超顺磁纳米颗粒实现聚合物电损伤自修复》(Self-healing of electrical damage in polymers using 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提出了在固态绝缘材料中实现电损伤自修复的方法,首次实现了绝缘材料在遭受电树破坏后电树通道的自愈合与...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32.html
 
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团队亮相央视《走近科学》讲述合成生物学和生物高分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传奇故事:上天下海,无所不能!
关键字:生物高分子,聚羟基脂肪酸酯
  2018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以两期节目的篇幅报道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国强教授团队的科研工作。 01《飞向太空的实验》   2017年4月20日中国科学家开始利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微重力环境,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如何缓解因微重力环境导致的骨流失现象也是研究重点之一,最有效的方法是寻找一种可直接食用或口服的天然物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陈国强...
http://www.polymer.cn/sci/kjxw15030.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搜索:
爱彼迎联合创始人到访清华大学分享“麦片企业家”精神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研究所       生物燃料电池       台湾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研究所class=lfont5class=lfont5       生物燃料       清华大学化学系       清华大学化学系class       微生物燃料      
相关服务: 到聚合物论坛发帖询问清华大学 生物燃料 技术奖    如果您还不是聚合网会员: 马上注册  登陆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商业合作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7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