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国聚合物网首页 - 科学研究 - 群英聚首 - 产业发展 - 人才交流 - 聚合论坛
唐志尧 工程师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访问量:13341
唐志尧 工程师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系我们
·公司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B区
·邮编:400082
·电话:69090553
·邮件:cpicoffice@cta.cq.cn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论文 > 正文
金融危机后玻纤业态:复苏之路仍漫长

作者:唐志尧
关键字:玻纤业
来源:期刊
发表时间:2010
简介:    金融危机对玻纤复合材料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目前玻纤产业虽已挺过了最困难的阶段,但复苏之路仍然漫长。过去的1年,全球及中国主要玻纤生产企业无一例外地减少了生产能力,库存增加,销售减少,产品价格大幅滑落,大范围经营亏损,新建(技改)项目停工。2009年4月份以来,市场需求逐步回升,下半年开始各企业产量也逐步恢复。到11月,全球主要玻纤企业产能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85%~100%。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玻纤产业发展路在何方,大家都在思考。

一、中国玻纤产业的总体评价

    产能规模全球第一,大而不弱。中国玻纤产品种类齐全,复合材料产业结构完整,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企业资本结构多元化,但行业内企业发展不平衡。

    金融危机后,主流玻纤企业不应再一味地追求产能规模,而应向品质、品种、规模和效益型方向发展。

二、玻纤生产技术及产品的发展趋势

    (一)玻纤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节能减排,环境友好,高性能玻璃和高效率生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中型池窑的电助熔和纯氧燃烧技术,使池窑的熔化率提高1倍,池窑熔化部采用纯氧燃烧可节能燃料40%~45%,通路部分的纯氧燃烧可节约燃料50%~55%。

    目前中国大中型池窑的纯氧燃烧比例已达50%以上。

    2.高性能的无硼(或低硼)无氟玻璃

    在玻璃钢增强材料领域无硼无氟玻纤可完全取代“E(无碱)”玻璃,OCV全球只有两座“E”玻纤池窑,其余全为无硼无氟玻璃。无碱无氟玻璃与“E”玻璃相比只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耐酸性增高10倍以上)、耐温性(软化点高出50℃~60℃)、弹性模量高出5%。

    3.高效率生产

    大型拉丝漏板
    细纱G75:1200H(孔)→1600H
    E225/D450:800H→1000H→1200H
    合股纱:1600H→2400H
    直接粗纱:4000H→6000H→8000H
    大卷装拉丝:Φ360机头,45kg的卷装量。
    大卷装无捻粗纱:160kg的SMC、喷射纱和板材料用纱。
    自动化的物流输送。

    (二)玻纤产品的发展趋势:高性能玻璃和热塑性玻纤产品

    1.无硼无氟玻璃的广泛应用,预计在10年后,在增强材料领域传统“E”玻璃将不再是主流产品,无硼无氟的玻璃将是量大面广的主流玻纤增强材料。

    2.高强高模量玻纤的池窑化生产,与“S(高强)”玻璃相比,具有极高性价比的优势,将会极大地推动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高性能(高强高模高耐疲劳和高耐腐蚀的)复合材料会有很大的发展,使复合材料成为金属材料、木材、混凝土材料的有力竞争者。

    3.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用量会大幅上升,热固性玻璃钢的比例会相对下降,预计2020年前两者的用量会接近50:50的比例。热塑玻璃钢增量的最大动力源是产品的环保概念和高的生产效率,热塑性材料可回收再使用,在汽车、电子电器行业的增量尤为迅速,同时热塑树脂性能的提升也使其应用范围大为扩大。重庆国际是TPCS和LFRT玻纤的全球三大供应商之一。

    4.风电目前是最热门的产业,但10年后叶片的回收处置将是大难题。谁攻克了用热塑材料生产中小型叶片的工艺技术问题,谁就可能成为复合材料行业的未来之王,使风能成为真正的绿色能源。

    三、危机之后玻纤企业发展的思考

    这次金融危机对玻纤产业的冲击范围之大,影响之深为全球玻纤产业有史以来所罕见。

    1.在危机的这个财务年度全球几乎所有的玻纤企业都发生经营亏损,从粗纱到细纱都亏损,电子布企业只有一家赢利。

    2.危机已过去1年了,到9~10月份,大部分企业的产销率都基本恢复了,但全球只有极少数企业当月实现了真实意义上的扭亏,行业的复苏之路依然漫长。

    3.综观国内外,率先走出危机影响和扭亏的企业,其共同特点是:合理的产品结构,良好的品牌质量,适度的生产规模。

    4.中国玻纤行业由于产能规模大,库存较多,各企业的通用产品结构重叠度大(缠绕/挤拉纱、短切毡、方格布、通用热塑长纤、喷射纱等)等因素,中国可能是全球玻纤业最后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和行业复苏之路最漫长的国家。

    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企业综合竞争力在于产品结构、产品质量、适度规模和成本控制。
Copyright © 2007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