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大输液瓶生产厂家对于产品追求狂热,仅这两年国内上马的塑料瓶、软袋产品生产线大约就有100条,产能在30亿一50 亿瓶(袋)之间。但实际上,基于市场原因,这些生产线并不能全产能生产,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低端市场土,大输液瓶仍玻璃材质主导,特别是农村市场。另一方面,就是价格原因,玻璃瓶产品相对于塑料瓶及软袋产品,其价格将近低一倍。以500毫升的葡萄糖注射液为例,目前常见的有玻璃瓶、PP 瓶和PVC共挤膜三种形式,在政府采购中,同企业的中标价格分别是2.20元、4.60元和5.40元。经调查,2007年临床大输液使用中大约70%为玻璃瓶产品,20%为塑料瓶产品,10%为软袋产品。
但是,这种药品市场比例将越来越倒转,即玻璃瓶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萎缩,这种趋势的发展除去外部的优越性外,另一个怪异的原因也值得重视,那就是利益分配在作怪。据不完全调查,现国内大部分地区县级医院,使用大输液情况令人吃惊:价格较高的塑料瓶,正逐步取代价格低廉的玻璃瓶。有关人士分析,这种趋势虽然有塑料瓶使用方便、产品更新的必然,但主要问题还是目前现行药品作价办法导致的结果。按办法规定,医院在中标价基础上顺加15%进行临床使用费,作为医院,当然愿意买贵的,药品进价越高,医院利润就越大,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医院愿意用塑料瓶了。但医疗单位不使用玻璃瓶的大输液,其最常用的解释是‘临床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这一类解释是站不住脚的,大输液瓶不同,但质量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其中装的药品输入了患者体内,患者实际上大部分治疗费用在为包装买单。而国人历来有喜新厌旧的思想,大输液塑料瓶软袋一上市,玻璃瓶的包装立马就成了二等品,药品标准系国家强制性标准,只要符合其标准规定,该药品即为合格的、安全的,简单如大输液者,实在不能说换个包装就成灵丹妙药了。
大输液瓶作为处方药品,患者当然不能象买菜一样有选择权,患者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而另一个受到经济伤害的是国家的医保部,据粗略估计,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就因为医院更换大输液瓶包装,医保每年至少要多支出500万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院、药企及销售商的利益诉求,但就是没有消费者的利益诉求。有识之士对此结症早己洞若观火,如何把整个状况朝有利于国计民生方向扭转,只有进行改革,从制度上进行改革。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提了多少年了,试想,国家会任由药价虚高不下、任由医保支出大量不必要的费用、任由新农村合作医疗负担重重……,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国家会确定一条能表达各方面利益诉求的医药政策,需要的仅是时间而已,而完善的医药政策的推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