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兮兮的污泥“摇身一变”,竟成了百分百可降解塑料?近日,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蔡宏花费16年时间,研究的“用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塑料”项目,获得了 2008德国纽伦堡工业发明奖 “国际创意、发明及新产品展金奖。”蔡宏表示:“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塑料时代,已经遇到了终结者,那就是活性污泥。”
“污泥被普通人看作是污染,但做我们这行的,却觉得污泥可爱无比。”说此话的是致力于研究 “用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塑料”的蔡宏。
蔡宏是香港理工大学的环保专家。16年前,蔡宏接手了学院里的一个科研项目:研究香港塑料污染的解决之道。那时,大部分人还沉浸在享受便利、廉价塑料制品的喜悦中,提出研究塑料可替代品的专家屈指可数,蔡宏就是其中一个。
蔡宏提出的应对策略是:用从活性污泥中萃取的微生物来生产百分百可降解的塑料。“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塑料时代,已经遇到了终结者,那就是活性污泥。”蔡宏说。当时,他的这种想法引发不少质疑:污泥又黑又臭,用它生产的塑料来做垃圾袋人们还可以接受;如果用它生产的塑料来做一次性餐具、食品袋,或许再香喷喷的大餐也会让人难以下咽。
争议不断,研究不止。16年后,“用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塑料”项目,获得2008德国纽伦堡工业发明奖 “国际创意、发明及新产品展金奖”,这也是国际三大权威发明赛事之一。
如今,蔡教授的“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塑料”项目已经与广东增城市一家污水厂达成合作协议,并已进入终端测试环节。据蔡教授估计,百分百可降解的“绿色塑料”或两年内进入市民生活。
“虽然污泥看起来并不美观,但却能解决大问题,我对它的用途相当欣赏。”在蔡教授看来,他们能通过显微镜在活性污泥中寻找数以万计的宝藏活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组成细菌群,关键在于细菌群的细胞里会累积一些食物;当环境不太适合生长时,细菌则不再分裂繁殖,而是会在细胞里自然积累食物,作为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