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陶氏化学公司再次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榜,这是陶氏公司自1999年建榜以来第八次获此殊荣,再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在公司战略中的主导地位和公司过去十几年来在行业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建立的领导地位。
陶氏化学公司因其在环境效益、产品安全、客户关系管理及员工发展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而备受认可。今年来自于19个行业的共320家公司参加了此次评选,陶氏获得了总分85分的好成绩,较平均成绩高出24分。
陶氏化学公司产品安全总监、亚太区环境、健康和安全总监彭瑞国(Greg Bond)表示,“可持续性发展是陶氏化学全球4大商业战略之一。作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和化学公司,陶氏始终坚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理念。对陶氏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确保我们每一个商业决策——无论是一项新产品的研发还是一个生产基地的设计和运营——都必须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进行。”
作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领头羊,早在1995-2005年,陶氏就制定了极富进取的“环境、健康和安全十年目标”。在十年间,陶氏在产量增加31 % 的基础上使工业排放量减少56 %。减少了73万吨固体废弃物排放,足够在270个足球场上堆积高达1米;减少了8300万吨废水排放,相当于80万中国家庭1年的用水量;节约了900万亿BTU的能量,足够800万美国家庭使用一年。同时,这一战略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1995-2005年间,公司共投入十亿美元改进流程和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排放、促进安全生产,最终累计获得了五十亿美元的回报。
2005年,陶氏又制定了“2015可持续发展目标”,涵盖三大方面:通过创新和产品安全监管实现“可持续的化工”;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陶氏把可持续性发展纳入了公司的商业战略,并且设立首席可持续性发展官及建立相关团队,从产品研发、生产、商用、回收等多个产品生命周期提供环保、节能的解决方案。
陶氏化学中国公司首席技术官高恬莎博士(Dr. Theresa Kotanchek)表示:“技术和创新在实现陶氏‘2015目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做的任何一个项目都会考虑到‘可持续性’。在研发过程中,产品概念成型之前我们就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我们着眼于未来,全面顾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是只看重眼前。几个月后我们的全球创新中心将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落成,届时陶氏将能够更好地为本地及全球客户提供创新性方案,并且运用我们的产品和先进工艺帮助解决中国最为紧迫的挑战,比如在水、能源、环境及人类健康等各个方面。”
陶氏水处理事业部在海水淡化、水的纯化和废水回用方面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其中陶氏的FILMTEC™反渗透膜应用于北京的三处污水再利用项目:北小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北京首都机场市政中水回用设施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水回用设施。这些项目每天能处理近四万五千立方米的污水,这一处理量在与北京奥运相关的市政污水再利用项目中居首位。这一合作帮助北京市政府将污水回用率由以前的15%提高到50%,这也是北京对国际奥委会承诺的标准。
建筑历来被认为是能耗大户,有统计数据显示,建筑的整体能耗超过了全国总能耗的20%,因此建筑节能需求日益紧迫。
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提供的舒泰龙TM隔热保温板等产品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例如,陶氏为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试点工程——北京惠新西街十二号楼第二阶段屋面改造提供六厘米厚的舒泰龙TM隔热保温板,为12号楼的节能改造工作成功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号楼的节能改造全面达到甚至超过北京市65%节能的要求。住户高兴地表示:“冬天室内温度要比往年高不少,不用再穿棉袄和大棉鞋了;夏天空调开的比往年要晚一些,使用频率也要少多了,真正成了冬暖夏凉的节能楼了。”
陶氏也致力于把自己全球领先的生产和管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中国的化工企业。2005年起,陶氏与中国环境保护部合作开展为期四年的“清洁生产”项目,在国内中小型企业中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在项目的前三年中,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60家中小企业参与项目,近2000种清洁生产方式得以投入使用,共减少污水排放800万吨,减少废气排放240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80吨,节电860万千瓦,节水3.5亿吨,节煤近12万吨。
2006年起,陶氏还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合作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国家试点项目”。目前已有2,500名相关人员接受专业培训,31家企业通过项目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