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内氟化工产能扩张迅速,AHF和HCFC-22的产能已分别达85万t/a和60万t/a;聚四氟乙烯(PTFE)和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产能快速增长;FEP、PVDF、氟弹性体产能都达到5000~10000t/a。聚合后处理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进步,PTFE产品中PTFE树脂和PTFE浓缩分散液的产量增长较快,比重已经达到25%~30%。
2002~2005年PTFE消费增长迅速,带动了国内的投资热潮,产能从2万t/a飙升到4.2万t/a。由此引发的无序竞争也给行业带来诸多问题:①装置开工负荷不足,2006年仅60%左右;②市场恶性竞争,企业利润被大幅压缩;③产品大量低价出口,遭到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的反倾销申诉;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特种高性能产品仍依赖进口。
此外,氟化工的产业壁垒和知识产权问题也逐渐显现:PTFE遭受国外反倾销;欧盟出台PFOS限令和REACH法规,杜邦等公司承诺2015年前停止使用全氟辛酸胺(PFOA);杜邦、霍尼韦尔等公司就致冷剂混合工质和HFC-134a联手指控中国、马来西亚、中东的企业侵害其知识产权;旭硝子和霍尼韦尔就HCFC-225和HFC-245fa的知识产权向国内数家企业发送律师函。
因此,民族氟化工企业必须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升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延伸产业链,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氟橡胶建设亟待升级
近年来,我国氟橡胶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加上丰富的萤石资源,国内掀起了一轮氟橡胶装置建设热潮,预计2010年产能将超过1万t/a。但由于新建装置技术来源单一,对高性能特种产品、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应用研究的投入少,我国氟橡胶产业在高端产品开发、应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产氟橡胶主要用作各类密封杂件,而技术、质量要求较高的曲轴油封、燃油管等高端氟橡胶产品被国外巨头所控制。在对巨大市场蛋糕的激烈争夺中,我国的氟橡胶产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努力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1.特种单体和新产品 国外氟橡胶品种繁多,仅杜邦公司一家就拥有30多个品种,而我国不足10个。耐低温氟橡胶、过氧化物可硫化氟橡胶等胶种还处于试制阶段,关键原因是制备高性能特种氟橡胶的改性单体质量还未过关。
2.环保型氟橡胶 面对国际对PFOA的禁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于氟橡胶聚合替代品研究。目前国外不含PFOA的氟橡胶已经问世。近期国内企业也致力于PFOA替代品的开发,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3.配套供货体系 国外厂商既可提供生胶又可提供混炼胶或母炼胶,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配方的胶种。而国内企业基本上只提供生胶,新产品、新性能的开发周期长,产品应用领域拓展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