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及织物开发”重点项目在我市正式启动。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直径在7微米以下)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关键基础源材料,它几乎出现在每种电子元器件中,遍布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各个领域,是新世纪各国竞相发展的新材料。目前,国外主要生产高附加值的D系列(直径5微米以下)超细电子级玻纤,其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和日本两国。我国目前实现规模生产的超细电子级玻纤只有E系列(直径7微米),是玻纤的生产大国而非强国。
针对上述情况,市科委积极落实去年7月13日科技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部市会商议定工作,紧紧围绕我市着力发展和重点推进的材料产业,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国内三大玻纤生产基地之一的产业技术优势,组织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重庆大学,整合广东生益、珠海富华国内优势科技资源,策划并向科技部申报了“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及织物开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获得2542万元支持。
项目将自主研究D系列玻璃纤维、浸润剂、薄型电子布、薄型覆铜板等制备PCB的关键基础材料,开发出D450等满足制备高稳定性、高功能密度多层PCB要求的D系列玻璃纤维及其制品,最终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国产薄型电子布及薄型覆铜板-国产多层PCB”完整产业链,突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和贸易封锁,摆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局面,显著提升我国玻璃纤维产业和PCB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实现由电子大国向电子强国目标迈进奠定坚实基础,为国防军工关键基础原材料提供保障。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市将形成如下科技成果:一是掌握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的全套技术,开发出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的E225、DE300、D450、D900四大系列超细电子级细纱产品;二是形成企业、行业、国家标准7件,初步构建我国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及织物标准体系;三是申请发明专利15项,有效保护核心关键技术;四是培养出研究、开发、应用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80人以上,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开发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及织物研究开发团队4个。五是建成年产36000吨的大型细纱生产线,E225、DE300、D450、D900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000吨、500吨、4000吨、6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以上,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