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橡胶生产商最近有些烦。10月以来,他们不断接到中国一些进口商主动“弃单”的消息。
由于天然橡胶期货价格“飞流直下”,一个月内跌幅近50%,高居商品价格跌幅榜之首,因此,一些进口商宁愿损失此前支付的10%-15%的定金,主动放弃合同,以避免产生更大损失。
这样一来,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橡胶出口国的生产商们急了,因为他们的橡胶是从当地胶农那里以高价收购的。“如今买家违约,意味着产胶国一批生产商将倒闭,光原料每吨就亏损1000多美元。”诗董橡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强说。
作为泰国最大的橡胶生产企业,诗董橡胶公司也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我们还算好,主要的客户以大型轮胎企业为主,几个违约的基本上是中小型贸易商”,李世强说。
由于担心继续“弃单”,一些东南亚产胶商已停止对中国进口商的报价,且不再签订新合同。“橡胶价格一个月内20%的波动幅度过去很少见,现在30%的定金都有风险”,李世强说。
一些生产商所取得的信用证也遭遇了买方银行的拒付。“以往业务正常时,只要你交货准时和单证完备就可以了。但现在买方甚至提出了单证上‘标点符号不符合要求’这样的苛刻要求。”李世强无奈地说,“实际上他们是找借口不要货了。”
与其他资源类商品一样,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天然橡胶整个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在经受痛苦煎熬和考验。作为这一重要物资的第一大消费国,中国每年的橡胶有70%是从东南亚进口。有业内人士担心,频繁“弃单”会影响今后正常的天然橡胶贸易关系,也不利于我国轮胎橡胶工业的发展。
东南亚产胶国主要生产商日前召开会议。有消息称,他们将汇总一份违约的“黑名单”,并承诺不再出售橡胶给“黑名单”客户。如果这样的承诺兑现,有业内人士担心,今后中国橡胶市场可能会出现“有价无货”的情形。
不过,国内一些橡胶贸易商似乎并无这方面的顾虑。有着15年从业经验的圈内知名橡胶贸易商陈平说,“这是生意,进口商肯定考虑过违约成本的!”“只要出价够高,卖家所谓的联盟会不攻自破”。在这次橡胶“弃单”事件中,陈平并没有参与其中,但他强调,违约是正常现象,是进口商权衡成本和收益之后作出的无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