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报道了硅系产品多晶硅项目蜂拥上马的消息。无独有偶,这两年,另一个硅系产品——以化学级金属硅为原料的有机硅项目也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这些项目实际上是生产各种有机硅产品所需的基本原料单体甲基氯硅烷。我国著名有机硅材料专家傅积赉呼吁,有机硅项目大举扩产有很大风险。
据了解,到2006年,已经建成、开始试车或投产的甲基氯硅烷装置有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化工厂10万吨/年装置、江苏梅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各3万吨/年装置。2010年前将投产或建成的有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资的10万吨/年装置,浙江合盛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硅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山西三佳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金铃集团等企业各为6万吨/年有机硅装置,还有以40万吨/年为目标的蓝星(天津)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东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此外,拟建有机硅项目的还有唐山三友集团等。项目总数有十多个,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国内甲基氯硅烷的产量将达到150万~170万吨,加上跨国公司独资和合资项目,在中国境内甲基氯硅烷产能将超过200万吨。因此,业内人士形象地比喻,如果真的成为事实,届时中国的甲基氯硅烷犹如山洪暴发,其产量将超过位居世界前三位的美国道康宁公司、美国迈图高新材料集团(原为美国GE公司高新材料集团)和德国瓦克公司产量的总和。
据了解,目前我国纷纷上马、称之为有机硅的项目实际上大多是年产能为6万吨的甲基氯硅烷单体装置,大都缺乏与之配套的下游产品,大都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来源和支撑。这些项目大多不能生产上游原料,也不能生产众多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不属于有比较完整的硅产品产业链或有机硅产品树的一体化综合性项目。也就是说,这些项目生产的产品主要作为外供其他厂的中间原料初级形式环硅氧烷即二甲基硅氧烷和经过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如107胶等。因此,现在纷纷上马的这些有机硅项目,所担风险是可想而知的。
据分析,供需缺口大和进口量大是导致有机硅项目在中国“发烧”的原因。有专家提醒,要冷静看待供需缺口和大量进口。
首先,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设了不少规模较大的下游深加工项目以扩大市场份额。以原美国GE公司高新材料集团为例,在中国建有4个工厂,其在南通工厂的规模就有2万吨/年。跨国公司迅速进入下游产品领域,使市场上二甲基硅氧烷供不应求的状况势头不减,近三四年来每年进口10多万吨。尽管近年中国有机硅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甲基氯硅烷单体产量的增长也不算很慢,但还是不能改变二甲基硅氧烷每年大量进口的局面。但业内人士强调,这种状况不是无期限和永久性的,会有改变和终结的一天。
其次,要深入分析有机硅企业盈利的前景。跨国公司都毫不讳言,他们的销售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亚洲,中国又占其中一半。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主要不是靠销售未经深加工的中间原料盈利,而是靠附加值高的产品盈利。
据了解,到2010年,跨国公司凭借其本土化后低廉的成本优势、雄厚的技术支撑和丰富的销售经验,能继续在中国获得可观的利润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到那个时候,二甲基硅氧烷的价位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所左右。特别是在美国道康宁和德国瓦克的张家港基地40多万吨甲基氯硅烷装置投产后,目前3万元/吨左右的高价位将成为历史,连一些普通的下游产品都将充满风险。如果不是靠合理的有机硅产品树和有特色的产品体系,风险就更大了。一味“做大”而不快速“做强”,只靠一些初级的、雷同的下游品种去与人竞争,前景可想而知。
有的企业家似乎并不担心中国市场上出现200多万吨的甲基氯硅烷。他们认为,届时中国成为有机硅生产大国后,大量的二甲基硅氧烷可以出口,走出国门。业内人士提醒,无论中国市场还是世界市场都不会是无限大的。同时,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不排除国家会出台相应措施。到那时,变相出口消耗能源、资源的二甲基硅氧烷的前景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