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李孟刚:高增长后的隐忧 被绑架的中国进口贸易
2007-8-20       中国聚合物网
    

  “世界第三大进口国,进口规模25年扩大了32倍,”这应该是令所有中国人欢欣鼓舞的数字。然而,增长不应该只是数量的简单叠加,增长也应该是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进口贸易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却并没有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步增长,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在进口策略、原料进口、技术进口、政治进口、资本进口等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近乎被“绑架”的状态。这似乎是一个骇人听闻的命题。但是,在贸易高增长条件下,认真审视进口贸易的被“绑架”命题,不仅是提高中国进口贸易质量的前提,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出口至上”对进口的思想“绑架”

  由于受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再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国内市场和管理政策的相对封闭,决定了人们观念上崇尚出口,片面地认为只有出口能够带动国内投资和就业的增加,并能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进口则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国内市场被侵占、国内企业受冲击等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出口至上”的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绑架了中国外贸的发展智库,从开放初期的“不计成本出口”到前几年的“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都充分体现了出口在中国贸易战略中所处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我国出口导向贸易政策的长期贯彻和实施,虽然也是经济开放发展的需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口至上”思想绑架进口的贸易现实。正因如此,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基本上在传统的封闭经济框架下运行,实施出口至上战略,由于当时进口的宗旨只是调剂余缺,因此进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极为有限。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外贸进口体制才开始不断发生变化,外贸进口也开始从传统的调剂余缺模式逐渐转变为满足国内产业升级和需求变化的进口模式。由于进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被长期严重低估,由此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为了直观地说明这种对进口的思想绑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我们选取我国1978~2000年间各年的GDP和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1978~2000年的23年间,我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增加1亿美元,GDP平均增加4.4506亿美元;出口贸易总额每增加1亿美元,GDP平均增加3.7474亿美元。可见,进口比出口更能带动经济增长。而从进、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看,在过去23年间,我国进口每增加1亿美元,就能使出口平均增加1.1916美元,而出口每增加1亿美元,进口平均只增加0.8187亿美元。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中,进口的增加也能带动较多的出口。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进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际上要大于出口的作用;进、出口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且进口能带动较多的出口。所以,我们应该摒弃“出口至上”的固有观念,实行“平衡发展”的贸易战略。

  原料及资源性商品进口遭“绑架”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资源性商品进口国,是全球铁矿石、铜矿石和大豆的最大进口国,原油的第二大进口国,也是棉花、玉米、小麦、氧化铝、天然橡胶、镍等商品的重要进口国。2004年,我国铜进口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20.6%,大豆进口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31.2%,棉花进口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26.1%。我国对石油、铁矿石、氧化铝、天然橡胶和镍的进口依存度已分别达到40%、36%、40%、55%和55%以上。然而,我国对这些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却常常是越买越涨,越涨还不得不买,完全处于一种束手无措的被绑架状态。

  先来看时下炒得沸沸扬扬的铁矿石进口贸易:2005年2月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日本新日铁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每吨铁矿石价格比上年上涨71.5%的协议。此后,代表中国钢铁企业的上海宝钢集团、代表欧洲钢铁企业的法国阿赛勒钢铁公司,分别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签署了2005年度铁矿石进口价格协议,由此敲定了71.5%的涨价幅度,即每吨铁矿石的价格上涨16~20美元。按2004年2.08亿吨的进口量计算,仅此一项就使中国钢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提高了300多亿元人民币。而此前一年,即2004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已经上涨了18.6%,短短两年就翻了一番。如果说先前数年铁矿石价格的小幅匀速增长是市场作用的结果,那么,71.5%的涨幅则属于垄断厂商行为,是寡占市场典型的卡特尔垄断行为,说到家就是一种基于价格策略的绑架行为。造成这种态势的原因首先是中国飚升的铁矿石需求,其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企业竞相哄抬进价造成的,换言之,是进口企业的个体利益绑架了应该一致对外的团结协作精神。中国钢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50%以上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国内钢铁企业和经营铁矿石业务的进口商有523家之多,进口需求相当分散,“囚徒困境”无可避免:每位进口商都希望与源头客户直接交易,减少中间环节,获取最大利益,这种封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利益考虑,直接导致3700万吨铁矿石在港囤积,无形中配合了国外大资本的“炒作”,强硬地坚持涨价,进口商最终自食其果。而在这一过程中,国内行业组织未能利用世界最大铁矿石消耗国的优势,集聚中国影响铁国际矿石市场价格走势的力量,应有的行业领袖作用也没有得到彰显。

  与此同时,中国的石油进口贸易也在绑架中艰难前行:自1993年转为原油净进口国,中国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日益攀升,2004年国内原油需求增长已占到全球增长量的40%。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计,今后数十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仍将保持较大幅度递增的趋势,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将突破1000万桶的水平,届时国内需求的74%将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因此,石油进口贸易中的风险规避是关乎中国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2004年2月国际石油涨价期间,中国石油经济的损失居然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固然有国际油价变动难以驾驭的客观原因,但其背后却隐含着中国石油企业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的根源。由于中国石油属于垄断经营,石油经营商很容易将上游产品成本的增加转嫁到下游产品中,从而避免自身利益遭受损失。然而,正是这种垄断市场结构下风险易于转嫁的特性,使得中国石油企业历经数次国际油价波动,仍缺乏建立有效风险防范机制的动力。在这次国际石油涨价中,国外石油公司大多通过石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避免了巨额经济损失,可惜中国的石油公司未能很好的利用期货市场锁定进口风险。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损失的深层次原因应是垄断绑架了责任。

  技术进口长期遭到“绑架”

  国家的技术进步仅靠自身的发明远远无法满足,而进口是技术进步重要的供给渠道。“世界文明的发展,是由十分之一的独创性和十分之九的移植组成的。”这一点已经在现代经济中得到印证。现代技术发明越来越具有集合性、规模性和国际性,任何一国的技术发明活动也都越来越离不开外部世界,任何国家也都不得不大量引进国外的现成技术,尤其是基础和原生技术,即便是最发达的国家,离开了国外技术的进口,也无法维持本国长期的技术进步。国外先进技术的进口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是至关重要的。日本、韩国等后起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外国先进技术的进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能源、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需求明显增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也逐年增加,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是641.2亿美元、827.1亿美元、1191.8亿美元、1614.3亿美元,占我国当年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3%、28%、28.9%、28.8%,平均年增长达到36%。技术产品进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弥补了国内经济技术的不足,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日本、韩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近50%的比重,还是有一定距离。况且,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对我国的高新技术出口都采取了严格的禁止出口管理政策,所以,已经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真正意义上的尖端科学技术很少,简单技术或者滞后技术居多,这虽然从一定层面上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选项,却很难从技术上真正推动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再加上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政策,绑架了中国科技的引进、吸收和发展,减缓了中国科技成长的速度和国家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在注重引进和吸收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加大R&D投入,进行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以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议题政治化“绑架”进口

  贸易顺差过大,很容易引发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特别是像我国这样贸易伙伴比较集中的国家,摩擦发生的几率更大。200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猛增,达到了2020亿美元。自那以来,美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就直言不讳地要求对中国实行惩罚性的贸易措施。今年2月中,美国还成立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特别工作组,中美贸易争端有升级危险,经济问题有被政治化的趋向。另外,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激增,也不同程度地挤占了其他纺织品出口国的世界市场份额,同样也引起了诸多贸易摩擦和议题争端。

  为了在进出口总量中保持平衡,也为了安抚和缓和贸易伙伴的不满情绪,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实际,有针对性地从贸易逆差国或者政治伙伴国进口大宗商品,这种进口贸易行为,我们称之为政治进口。因为这种国际进口贸易,虽然考虑了本国国内市场需要,但很大程度上更是基于政治发展和政治关系的考虑,比如,我国一次动用近百亿美元购买法国的空中客车飞机,还有动辄上百亿美元购买美国的波音飞机,这些进口贸易都是更多基于政治因素的政治进口贸易,可以说是一种被政治绑架状态下的进口贸易。

  策反“绑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价格、NYMEX(纽约商业交易所)的石油价格,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价格,这些全球定价中心的每一种商品价格的未来走势,都是将“中国需求”、“中国因素”列为首选因素之列。中国需求(包括需求量、进口量、库存、产量等基础数据)的每一次细小变动,都会导致这些国际定价中心价格的“上蹿下跳”。但可悲的是,这些本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体现中国影响力、实现中国参与国际定价权梦想的中国数字,大多不是来源于中国自己的正式发布渠道,而是由其他国家或机构统计发布的。结果,中国的信息数据成了其他国家和投机者绑架中国的武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考虑尽快构建国内大宗商品的供需信息系统,对各种大宗战略性商品进行全球市场研究和跟踪,并定期发布相关信息数据,供政府宏观调控或企业进入市场时参考。

  中国在未来的15年内进口总量预计将达到10万亿美元以上,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买主之一,到时,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会高达58%,铁52%,锰38%,锌69%,主要能源和经济资源对外依存度都将大大提高。因此为了改善进口贸易质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进口贸易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进口大国地位的比较优势,来积极争取进口商品定价的话语权;有效使用套期保值,来合理规避进口贸易风险;并善用WTO等国际规则或《反垄断法》等法律手段来对寡占联合卡特尔进行法律制裁,来维护我国进口商的正当权益。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倡导退税补贴出口政策的同时,也应该制定商品互补性的安全进口措施,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作为进口商,中国已经是世界各国的最大客户,客户就是上帝,然而,我们远远没有领略到上帝般礼遇的风光,恰恰相反,感受最多的却是被绑架状态下的颠沛流离;我们要成为国际舞台上的真正上帝,还得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合力铸造,依靠企业的严格自律、行业组织的正确引领和政府的有效规制,而不是对国际间贸易伙伴的一味幻想和过多期待。绑架的绳索只有靠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去打开。

(责任编辑:蓝剑)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李孟刚:高增长后的隐忧 被绑架的中国进口贸易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仪表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业专用测试仪器
通用化学化工测试分析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