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环氧乙烷(EO)产能达到180万t/a,商品量达到50万t,国内规模化EO生产装置建设发展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2006年我国EO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
为满足市场需求,中石化和中石油等多家企业正在加速扩建和新建大规模EO生产装置,预计2007年底我国EO产能将新增25万t/a,总产能将达到205万t/a以上。“十一五”期间,我国EO需求将以10%的速度增长,产能将达到450万t/a以上,见表2。届时,我国EO表观需求量将从现在的560万t达到700万t以上。
下游产品市场均存在较大缺口
在我国,EO最主要的应用是生产乙二醇,约占65%左右;其次是生产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等精细化工产品。
我国近年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发展平稳,总生产能力在25万t/a左右。乙醇胺生产企业有十几家,但生产装置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品质不高,国内需求仍然主要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量在10万t左右。乙二醇醚生产厂主要集中在江苏一带。目前,在产能、质量和成本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产品仍然大量进口,且逐年增加。2006年进口量超过10万t。
由于EO不易长途运输,所以国内没有EO的进口。但是,EO的衍生物乙二醇以及各种精细化工产品近年来的进口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我国乙二醇的进口量只有105万t,2006年达到406万t,进口依存度高达72.3%,2000~2006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25.3%。2000~2006年我国EO主要衍生产品进口统计见表3。
调整EO消费结构实现延伸产业健康发展
EO供应严重不足国内EO产能不足导致下游衍生品均存在较大市场缺口,建议在乙烯产地配套建设大规模的EO装置,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和市场集中的地区加速建设EO生产新装置,以有效扩大国内EO的产量。
建立合理的EO价格定制体系目前我国EO生产主要集中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他们对市场定价掌握话语权。EO制造商应同下游企业建立双赢的定价体系,参照国际市场定价确定商品EO的市场价格,改变目前不合理的价格垄断模式,逐步建立EO下游产业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EO延伸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模式。
加速调整EO下游产品结构我国应重点建设大规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装置,加速调整我国表面活性剂及相关下游产业的产品结构,以满足国内的供需矛盾,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创造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合理进行EO深加工项目选址,实现规模化建设国内新建EO深加工项目应在具有规模EO商品量地区选址,实现EO管道输送,有效解决EO运输安全和成本问题,或EO生产企业除配套建设EG装置外,合理安排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等精细化工项目,以提高我国EO深加工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