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国际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上涨,但涨幅较前一年有所回落,原油等价格创历史高位。报告预计,2006年原油等能源产品价格仍会保持较高水平,农产品从去年较低价位回升,而工业原料价格涨幅趋降。
数据显示,2005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现货和期货价格分别上涨了17.33%、20.28%,但比2004年分别低13.18和8.71个百分点。报告分析,石油、有色和黑色金属、铁矿石、化工产品等价格大幅上涨,是影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
报告预测,2006年国际市场价格总水平将可能继续高位运行,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动力,但涨幅将有所回落。
该中心专家杨青认为,影响今年国际市场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需求旺盛。今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对石油等初级产品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预计从现在一直到2010年之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幅将达到180万桶至200万桶,高于去年预估的118万桶的增幅。
二是原油、天然橡胶等供应仍然偏紧,粮食库存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05/06年度全球谷物产需缺口0.31亿吨,期末库存同比下降7.18%。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2005/06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略有缺口。而去年年底泰国天胶主产区持续降雨导致无法正常割胶,这对2006年产量将形成重大影响。
2006年锌供应缺口仍然较大,据英国商品研究所CRU预测,2005年至2007年期间,锌供应缺口将接近100万吨。
三是国际机构及主要国家政策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决议,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拟定了“2005农业调解法案”,计划在2006-2010年削减农业补贴,并从2006年8月1日开始取消棉花出口补贴。欧佩克可能会在1月底召开的会议上做出减产的决定,以避免石油价格下滑。
四是货币因素对价格上涨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全球性货币增多的情况下,投资商品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货币量大量增加将延长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的周期。
另外,汇率变化改变了对商品价格的估值水平,主要计价货币美元贬值将对国际商品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抑制价格上涨因素增多
但杨青也表示,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上升,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带来通胀预期,导致各国持续加息抑制通胀,而利率的上升将直接增加资金成本、抑制投资,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从而会抑制价格进一步走高。
因此,综合看,今年国际市场价格总水平将可能继续高位运行,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动力,但涨幅将有所回落。
从具体品种看,处于历史低位的农产品价格将出现一定回升,天然橡胶价格将保持较高水平,而小麦价格将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大米价格将有所上涨,但玉米价格将低位运行。
工业品价格总水平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其中原材料供求关系偏紧的商品仍会继续拥有上涨动力,但涨幅有所回落。
根据对全球各地29家投资银行调查结果,2006年铜、铝、铅、锌、锡、镍价格预计分别为每吨3748美元、2090美元、926美元、13036美元、6742美元、1742美元,价格继续高位运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黄金价格大约在500-600美元/盎司之间波动;石油价格将在50-70美元/桶之间高位运行,仍处于剧烈波动状态。但处于中间的部分材料如钢铁、部分化工产品等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价格走低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