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期间,全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提前完成规划的目标,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达到9.9%,进出口总额增长23.2%。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在上个世纪制定的28字技术发展方针提出,2010年印刷、设备及器材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总目标。截止到2004年,印刷机械设备已超额完成十五规划的目标,主要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的年销售额比2000年增长了70.8%。
经过“九五”、“十五”两个国民经济发展时期,大多数企业在28字方针的指导下,企业规模和技术进步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一些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如北大方正已成为我国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及相关设备开发的领军企业。
北人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印刷、印后加工设备的主要供应商,2004年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超过30亿元。当然还成就了中景集团、冠华集团、多元电气集团、新机集团、中德集团、吴泰集团等一批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1、国内数字化印前、印刷设备生产制造开始起步
20世纪末,数字化浪潮席卷印刷设备制造业,经过近十年发展,数字印刷机、数字直接制版机、数字打样机等设备迅速发展成新的印刷设备市场,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在“十五”期间也取得一定的进展,其中,有的企业和国外合作生产大幅面的喷墨印刷机;也有的企业开始生产数字直接制版设备,小批投入市场;还有的企业批量生产数字直接制版设备(聚酯版),已经实现小批量出口。
2、“印刷高效、多色化”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长期以来免税进口的两种产品分别是单张纸多色印刷机和卷筒纸报版印刷机。免税进口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印刷速度超过15000张/小时的单张纸印刷机和印刷速度超过60000张/小时的卷筒纸报版印刷机。经过企业的艰苦努力,对开单张纸多色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已经达到15000张/小时,这种设备不但通过鉴定,而且开始批量生产。小型卷筒纸报版印刷机、中型卷筒纸报版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已经分别达到45000张/小时和70000~75000张/小时,超过免税进口线,半商业、商业卷筒纸印刷机已经推向市场。四开多色单张纸印刷机、小型平版多色印刷机已有近十家企业生产,主要企业已经进行批量生产和流水线装配。全张纸单色、双色、四色系列单张纸印刷机已有2~3家企业试制成功,印刷速度也分别达到5000~7000张/小时,从而满足了包装印刷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不同规格的多色机产销量达到了300多台。
对于柔性版印刷机(机组式、层叠式、卫星式、单张纸式)、卷筒进料多色凹版印刷机、不干胶商标印刷机,国内也有几十家企业在批量生产,虽然技术水平和质量档次各不相同,但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使进口量逐年下降。以上设备已经开始应用独立驱动、自动套准、墨色遥控、酒精润湿、双卷双收、联线模切烫金、UV上光、数控等先进技术,使设备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印后多样、自动化”成绩显著
我国印后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大部分的印后装订设备已经批量生产,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中,包本机、折页机、骑马装订联动线的性能和技术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有部分设备出口。包装成型设备是印后设备发展较快的领域,在满足国内包装印刷市场需求的同时,全自动平压模切机、模切压痕烫金机已经成为较大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承印物加工和表面装饰设备制造企业数量增加迅速,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有部分设备出口。另外,国内企业也已开始生产自动切纸机和符合环保要求的干法、水性覆膜机及以节能为目标的冷烫金设备。
印刷设备的主要差距虽然印刷设备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大量进口印刷设备的现状说明我国的印刷设备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些还是战略性的差距,应该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1、“印前、印刷、印后设备数字化,流程化”任务艰巨
发展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任务十分艰巨,主要反映在印刷设备还没采用CIP3、CIP4、PDF、JDF等文件格式国际标准,印刷设备没有与之相关的接口,更谈不到与之相关的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如不及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差距将继续拉大,数字化设备进口浪潮将锐不可当。
2、全部依赖进口的设备
目前我国仍不能制造的设备有大型双幅印报机、宽幅柔性版印刷机、高档凹版印刷机、印刷和印后联线设备、书刊精装联动线、印刷品自动生产线、报纸印后发行设备等,这些设备还没有厂家生产,几乎全部进口。
3、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
印刷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可以分为单机自动化、联机自动化、辅助操作自动化。目前,单机自动化已经在大多数印刷机和印后装订设备上实现。辅助操作自动化和联机自动化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十一五”期间发展重点
党的十六大提出国民经济总值2010年比2000年翻一番、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国经济增长率必须保持每年7%以上的增长。在新的五年计划期间,印刷机械行业经济增长至少应该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以下几方面应该是发展的重点。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过去,印刷机械设备的技术发展主要靠市场换技术、引进技术、测绘样机和企业之间产品的相互仿制,来适应印刷技术不断提高的需求。印刷机械制造业发展到今天,市场需求的中低档设备已经国产化,高档设备的先进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他们不愿再转让先进技术。事实证明,就是转让技术,我们也得不到继续创新的能力。只有企业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甚至进行专项发明,才会使企业长盛不衰,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有效的科研开发机制,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措施。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为创新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将单一技术向集成技术发展,利用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和国家对企业创新实体政策支持,组织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和带有方向性的产品研发,从战略上解决企业持续发展的课题。
2、积极研发数字化产品
目前,CTP技术继续向印刷设备纵深领域流布、发展,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国际数字直接制版机制造业已经产业化,并在制版业中广泛采用,并推向大幅面规格。数字直接制版机也在向柔性版制版、丝印版制版等领域发展。
国外厂商生产的在机制版数字印刷机已经成熟,有的企业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日臻完善。这种设备的主要结构有五滚筒排列、卫星式滚筒排列形式,在机激光制版仅需要五分钟,最高印刷速度达到7000~8000张/小时,印刷的精密度可以达到调频网300线/英寸,同时可实现网纹辊定量输墨、无水胶印、UV印刷等新技术。
虽然我国有一些企业开始涉足数字直接制版和喷墨数字印刷机领域,但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数字印刷机领域还没有企业进入,应该引起国家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支持有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争取做到在“十一五”期间,数字直接制版机产业化,数字印刷机达到小批生产的程度。
3、推进印刷设备产业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适度的规模就没有质量;没有适度的规模就没有成熟的服务网络;没有适度的规模就没有低成本的产品。笔者同意这种提法。一方面机械制造业的装备水平已达到空前高度,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加工系统、三坐标检查机等设备的生产已经产业化,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已经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靠手工保证互换性的时代已经过去,可以说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装备完全可以满足。另一方面,现代装配线的设计,使单个工人技术水平要求相对降低,技术跨度范围缩小,原来多数高级工的岗位,可以由熟练工人替代。企业生产达到产业化程度以后,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稳定性,不再用提高工装系数、使用专机来解决,可以用数控设备和柔性加工线来解决;装配质量也摆脱完全靠装配人员的情况,主要靠提高互换性,降低手工配作,靠定尺寸调整减少对经验调整的依赖。现代化设备需要大量的更新改造资金,没有相当大的经营规模,没有产业化的生产数量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质量也很难搞上去。
4、引导绿色环保设备的发展
绿色环保设备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操作者健康有重大社会意义,应该大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窄幅柔性版印刷机、瓦楞纸印刷开槽机、柔性版印线机、四开单张纸柔性版印刷机及水性覆膜机、干法覆膜机、UV上光机等设备。国外这些绿色环保印刷机已经在新闻出版业广泛应用,还有的国外企业推出采用环保油墨的单张纸多色印刷机。当务之急需要开发的产品有宽幅柔性版印报机、不干胶印刷机、多色瓦楞纸印刷开槽机、冷烫金设备等,其它有利于环保的材料、工艺、产品也要在印刷机械设备上广泛应用。
5、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水平
国产印刷机械产品普遍存在辅助操作自动化水平低、调整环节多、工作效率不高、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单张纸印刷机为例,提高印刷机辅助操作自动化水平,主要解决纸张变换预调整、自动装版、自动洗胶皮、自动套印、墨色遥控、水墨平衡、设定数据传递接口等功能。广泛采用独立驱动技术,将使印刷机械产品的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虽然,国内部分企业制造卷筒纸小型、中型报版印刷机,卷筒进料凹版印刷机、分切机相继推出采用独立驱动技术的产品,但仅在试用阶段。国外已经普遍采用了这种技术,甚至在大型卷筒纸印刷机、宽幅柔性版印刷机、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不干胶间歇式印刷机和单张纸印刷机也成功采用了独立驱动技术。独立驱动技术的核心是用伺服电机或变频器直接驱动印刷滚筒,取消了多机组之间的长轴和齿轮箱的连接,使结构大大简化。同时,在驱动器控制下,使张力控制、套印、水墨平衡、匀水匀墨、墨色控制等问题迎刃而解,减少了辅助操作时间,节约纸张等印刷辅料。
6、提高工艺制造水平
产品样机和全套设计资料可以多渠道的引进,也可以进行产品仿制和自我消化,但产品所包含的工艺技术只有靠企业的技术人员去研究解决。大家知道,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把一个产品的全部设计思想测绘下来,而工艺技术和技术诀窍根本无法测绘,这就是有了先进的图纸,却很难造出先进产品的道理,因此加强工艺工作非常重要。
工艺工作包括的范围很广,工艺手段、工艺方法、工艺标准、工艺技术是四项工艺工作的核心。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在产品制造中尤其对关键件的加工检验应尽量采用高精度的数控化设备。对于零件加工和装配的工艺方法不能简单理解为传统的工艺过程制定,而是把工艺工作的重点放在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的研究,放在产品产业化生产的工艺设计,放在当代先进工艺技术的应用上。总之,现代的加工、装配工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完全有条件推进产品精品工程的实施。
7、推进集团化进程
在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实现集团化经营的重要性已被企业家所认识,一些企业通过自身发展或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经营,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在集团化的进程中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实际证明,企业没有一定的规模实力,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没有实力在全球建立销售服务网络做到全球24小时热线服务,更没有资金实力超前研发未来市场需求的产品。
8、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目前,我国印刷机械产品标准化适应性不强,标准化水平低,已经成为制约产品发展的障碍。尤其现行标准化体系中,仅有一个单张纸印刷机国家标准,还没有涉及环保、安全的国家强制标准,也没有等同转化的国际及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这严重影响了印刷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新的发展时期,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的各项政策,有的放矢地执行2005~200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制定的发展规划,完成单张纸印刷机国家标准的修订,等同采用ISO12648、ISO12649两项涉及印刷机安全、印后加工设备安全的国际标准,使印刷机械标准化体系逐步健全,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印刷机械标准化是国家和全行业的大事,希望国家、行业及广大受益企业给予充分重视,共同推进标准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印刷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有着很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印刷大国之列。作为提供装备的印刷设备制造业,无论从国内市场,还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应该相信,中国的印刷设备制造业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