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化纤产业国贸环境恶化的两大问题 |
|
2005-9-27 中国聚合物网 |
|
我国化纤产业的国际贸易环境仍在进一步恶化,国际贸易受阻和化纤与原料进口关税倒挂问题尤为突出。
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郑俊林介绍,近几年,我国化纤及其下游产品竞争力快速提升,国际贸易争端也随之迅速增加,2002至2003年欧盟就先后对我国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维发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对我国锦纶帘子线提起反倾销调查,去年土尔其又对我聚脂切片提出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美国、欧盟、秘鲁、土尔其、日本等又先后对我国针织布、聚脂长丝机织物、袜子等化纤纺织品、服装发起反倾销调查、临时保障措施或特殊保障措施,其中部分案件已做出肯定性裁决并实施了惩罚措施。
在我国入世谈判中,化纤行业做出了很大牺牲,我国政府承诺的化纤进口关税减让速度已大大高于平均水平。自2003年起,中国绝大部分合成纤维原料与其对应的纤维进口关税出现了明显倒挂,至2004年化纤进口关税已全部降至最低限的5%,大大低于10.4%的平均关税水平,与上游原料的关税倒挂问题也更加严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PTA、CPL、PP、PTMEG等几项化纤最主要的原料,按法定税率计算,2005年以上各主要原料进口关税与其纤维分别倒挂4.7、4、3.6、5.5个百分点。关税倒挂明显不符合国际惯例,也损害了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因为原料高关税会增加合成纤维的生产成本,并转嫁给下游纺织、服装品的出口,而合纤维进口关税相对较低又使进口加剧,进一步加剧国内化纤市场的竞争。
|
(责任编辑:丁玲) |
|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
发表 对“
我国化纤产业国贸环境恶化的两大问题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