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中国企业积极应诉,涉及中国轮胎行业在美专利纠纷案已有新进展。美国俄亥俄州北部地方法院批准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被诉方的抗辩和提议,宣布永久中止审议。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的337调查案目前进入调查取证阶段,预计将于明年5月审结。
此案涉及两个同步的诉讼:一是原告方美国富莱克斯公司于2005年1月在美国俄亥俄北部地区法院对中国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韩国锦湖集团及其他相关企业提起专利侵权之诉;二是富莱克斯公司作为申诉方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就美国关税法第337条进行调查,指称中国圣奥公司等有关企业侵犯了其拥有的三项专利,申请对由此专利中间体制成的防老剂6PPD及下游轮胎产品对美进口颁发永久禁止令。后者即备受瞩目的ITC337调查。
从表面看,上述官司在中国似乎只对圣奥公司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却是对中国整个轮胎行业构成威胁。中国轮胎出口比例相当高,2004年共生产轮胎2.3亿条,出口6875万条,出口总价值约25亿美元,其中出口到美国的约4亿美元。而上述轮胎生产所需橡胶防老剂50%以上来自圣奥公司。一旦圣奥公司败诉,大量中国轮胎将不得进入美国市场。
据了解,山东圣奥是一家以生产橡胶防老剂为主的民营高技术企业,此次涉及美国专利纠纷的是该公司1997年研究开发的RT培司连续催化氢化学新工艺。该工艺已经取得11项国内和国际专利,并先后获得2004年中国石化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圣奥公司已经或准备在韩国、中国、印度等国针对富莱克斯公司相关专利提出无效申诉。国内重点轮胎企业三角、成山、中策、风神等表示将配合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新闻链接:何谓337调查
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应美国国内产业的申请,针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展开的调查。337调查多数涉及专利侵权,少数涉及注册商标、版权和集成电路布图侵权,极少数调查涉及商业外观或商业秘密。一旦被裁定侵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随即签发排除令,指示美国海关禁止进口该产品,使得被控企业甚至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产品无法进入美国。337调查案节奏快、费用高、难度大,一旦指控成立则制裁严厉,将使被诉国家、企业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
从以往337案件的统计数据看,被认定侵权的比例并不大。例如在1995年至2002年间的102起337调查案中,只有23%的案件被裁定侵权,而有17%的案件被裁定不侵权,11%的案件撤诉或者被驳回,49%的案件和解。但要想得到不侵权的认定结果,前提是被调查企业必须积极应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