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际上的重化工业开始向中国转移。进入新世纪的前几年,这种重化工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在进一步加快。其中,石化、汽车、机床制造和金属冶炼等行业增长势头更为迅猛。
重化工业热度不减
在这场产业转移中,尤以石化工业进军中国的速度为最。其次是重工业如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它们也成为外资进军的主要领域。“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工业利润正逐渐向重化工业倾斜。而且这一趋势在2003年表现得十分明显。”国资委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卢奇骏对CIEN记者分析说。
下面的一组数据可以证实他的分析。2003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居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首次位居工业行业第二位;钢铁行业利润创纪录,钢产量也首次突破2亿吨,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
“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把城市建设规模搞得太大了。现在很多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区都在大搞城市建设,超常规发展。由于这类基础设施搞得太多,对重化工业产品需求量很大,所以带动了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有的地方的民营企业也在贷款盲目上项目,而这些项目并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一位研究人员对CIEN记者说。
2004年,重化工业的数字在进一步增长:全国钢产量将达到2.6亿-2.65亿吨,比2003年增加约4000万吨;全国煤产量预计达到19亿吨,比2003年增加2.3亿吨,无论总产量还是增加的数量都是世界第一;水泥产量进一步增长,而2003年产量为8.63亿吨,占全世界总产量44%以上;电力新增能力5100万千瓦,比2003年增长约15%,从而使中国的发电能力跃居世界首位。
随着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以及汽车、装备工业的高速增长,中国出现了近十年来罕见的缺电现象,电力需求增长超过了15%,有24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拉闸限电。
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还产生了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耗过大,也带来对环境的污染。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导致了高强度投资的核心力量,而且消耗我国十分稀缺的耕地资源。
重化工业的发展之忧
在西方被称之为“夕阳工业”的重化工,在我国却蒸蒸日上,而且规模空前,速度空前。这种现象是喜是忧?
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的这种重化工业的发展是在以穷尽资源、恶化环境为代价,重化工业越发展,所造成的后果越不堪设想。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在这样的条件下集中力量发展重化工业,显然是扬短避长,妨碍效率提高。
在吴敬琏看来,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引发了七个方面的问题:不能扬长避短,有效率地配置资源;放松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努力;挤占用于发展服务业的资源;造成水、土、煤、电、油及其他资源的高度紧张;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增加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隐含着银行坏账增加的金融风险。
全国人大财经委研究室主任朱明春认为,我国人均用钢以及人均能源消费量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我国至少仍会经历一二十年的工业化进程,重化工业的发展不会就此结束,但投资主导和消费升级带动的重化工业,在“投资带动投资”的模式下,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制造需求假象。我国目前的重化工业增长的节奏和步伐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在经济减速的情况下,很快将出现新的一轮过剩。
加大高新技术投资是治本之策
国资委研究中心赵晓却认为:“中国不能跨越重化工业时代。”
但是,“钢铁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应以国家能源环保的容量极限为前提,我国水资源、铁矿资源、运输能力、环保压力都是国民经济的长期“瓶颈”,而钢铁业恰恰又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因而资源瓶颈很难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产量和投资的快速增长使得钢铁工业的制约因素日益突出。”中钢协的那份报告强调。
“目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国际水平相差仍较远。很显然,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组装加工厂,但处于价值链中比较低的层次上并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吕正对CIEN记者说。
“于是我们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这个很长的价值链里面,我们主要从事的就是附加价值最低、利润率最低的加工部分。”吴敬琏说,所以就有一句话,说我们耗费资源、破坏环境,还背负着一个“倾销”的恶名,利润的大头也没有留给自己。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说:目前这一轮重工业热确实不符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劳动力过剩,应当更关注劳动密集型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在的情况却是,没有比较优势的重化工业得到政府银行支持,许多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却无法取得银行贷款。
因此,吴敬琏主张:着重用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以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中国还应该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进驻,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积极引导外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相应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
石油体制产业亟须改革
中国石油化工体制的高度垄断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矛盾已日趋尖锐。最具代表性的是,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中民企与中石油及中石化两大巨头间接连不断的纠纷相继浮出水面。
中国石油产业体制改革如此受关注绝非偶然。近两年,已有包括东北民营油企油源被卡等一系列事件发生。特别是在目前仍未解决的茂化实华停料停产纠纷中,非公经济受到明显的不公平待遇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事件作为典型案例,已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作了相关研讨并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政协常委保育钧指出,尽管在形成过程中有其历史合理性,我国石油产业体制在今天呈现出一种缺乏管制的行政性垄断状态。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内需求迅猛增长,我国社会越来越依赖于境外石油资源的背景下,这种体制无法适应新的战略性转折,不能承担开掘新的石油资源、有效配置石油产品和防止出现重大能源危机的重任;反而可能因石油稀缺性的增加而加强企业的垄断地位,使社会和政府处于弱势境地。因此,要采取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对我国现有石油体制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