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第四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顺利召开
2005-11-1       中国聚合物网
       “全国第四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于2005年9月16日-20日在山东烟台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主办,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周廉院士任会议主席,荣誉理事长师昌绪院士、李恒德院士,严东生院士任会议顾问,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马燕合,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姜代晓、副厅长翟鲁宁,烟台市副市长张仁强出席会议。
来自全国各地的350多位材料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产业界的代表来到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参加了本次会议。为了把“全国第四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开成能够同时满足科技工作者、政府决策部门和产业界不同层次人员的要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九知名材料科学家严东生院士、卢柯院士、张泽院士、范守善院士、钱逸泰院士以及马燕合教授、张立德教授、周少雄教授和陈军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除大会特邀报告之外,大会秘书处共收到学术论文226篇,分别在七个分会场和纳米材料产业论坛上进行报告,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内容涉及近两年来我国在揭示纳米结构自组规律、纳米功能效应及其本质、性能表征研究的最新进展,纳米结构设计及控制技术,结构自组装技术,纳米器件原理与制造,以及纳米材料和技术在能源和环境、医疗器械与制药、光电信息器件、纳米表面修饰和纳米材料技术在精细化工、纺织、轻工、电力和提升传统材料产业品质和技术装备开发等方面最新成果;产业专题论坛对中外纳米科技和材料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差距作基本的评估,探讨中国纳米材料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等热点问题。现将会议学术交流概况总结如下:
一, 大会特邀报告
    国家科技部马燕合教授做了题为“加强自主创新发展纳米技术”的大会特邀报告,用大量的最新的与纳米技术相关的国际上的统计数据,全面对比、分析了我国纳米技术研究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和现状:近年来中国在纳米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某些专项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获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但我们的总体技术实力还远远不足以与美、日、德国等发达国家抗衡,不少纳米技术领域,中国专利还处于空白状态,即便是在一些优势领域,专利的绝对数量与美、日、德诸国相比仍然相形见绌,仅处于国际第二梯队。他指出:近年来纳米技术蓬勃发展的标志就是专利数量的急剧增加:自2002年的12172件增加到2003年的26474件,全世界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实现了数量翻番,这是一种强烈的信号,预示着纳米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我们应该关注纳米技术专利发展态势,制定相应的纳米技术专利发展战略和策略,充分利用专利制度在未来“纳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纳米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
●发展纳米“热”中要“冷”思考,浮躁和炒作不可取
●发展趋势要关注纳米材料、纳米电子、纳米医学
●纳米科技安全性问题要同步发展研究
●要重视发展纳米计量、测量、表征技术
●要重视国家纳米标准制定,纳米专利保护
●发展纳米技术企业要有主体意识、长远战略
●发展纳米技术政府要有服务意识,政策扶植
    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张立德教授,对我国纳米技术产业的现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我国纳米材料制造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有一些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但对纳米技术、纳米市场还缺乏全面、科学的认知,发展我国纳米技术的良好机遇和严重挑战并存,建议采取如下具体对策:
●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纳米材料技术产业链和价值链;
●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 坚持纳米技术与其它技术相结合,当前以发展切入型技术为主,培育主导型技术;
● 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专利的策略;
● 加强协作。
钱逸泰院士作了题为“纳米材料化学制备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的特邀大会报告。他所在的研究小组总结了前人有关化学制备的若干方法后,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I2辅助转化”制备GaN、钻石、碳纳米管和SiN等纳米材料的新技术,克服了常规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需要高温、高压或高温加高压的难题,大大降低了合成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可加速纳米材料制备的工业化。
安泰科技股份公司周少雄教授题为“科技部‘十五’攻关纳米材料专项重大进展和纳米安全”特邀报告,除了介绍“十五”期间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外,特别强调了纳米安全这一为国际严重关切的问题。国际上有大量报导,由于纳米材料具有极小的尺寸和非常高活性,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利益同时也可以通过下述途径危害人类:
1、纳米颗粒物可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2、纳米颗粒对生物体具有危害
3、纳米技术在药物中存在未知风险
4、纳米技术在日常生活用品中有潜在的风险
在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已有众多的教训,环境污染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因此处在纳米研究的现阶段,我国就应对这一问题有所重视,才能避免以后投入更大的成本去解决它所带来的危害。
卢 柯院士题为“金属材料的表面纳米化-表面机械变形处理(SMAT)及应用”的大会特邀报告,着重介绍了采用塑性加工的方法对材料进行表面变形处理以获得浅层纳米结构,可强化块体材料的表面的机械、摩擦和抗腐蚀性能以及表面层的扩散和表面化学动力学,详细研究了结构性能的关系和应变诱发晶粒细化(几个纳米至微米)的机理。
范守善院士“一维纳米材料生长和可能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一种可以精确控制、快速定向有序生长一维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新工艺;发现了连续碳纳米管线的制备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成线模型;介绍了碳纳米管在场发射、偏振片、白炽灯丝、偏振光源和超导热材料等多种可能的潜在应用。
张泽院士题为“纳米材料的组织性能测试技术进展”的大会特邀报告,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学、电子干涉全息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揭示纳米效应的本质、纳米材料结构分析和性能表征等方面的最新国际发展状况。
南开大学的陈军教授在题为“纳米材料和技术在二次电池升级上的应用”的大会特邀报告中,重点介绍了纳米材料在提升镍基电池和锂电池的储能密度和电学性能中的最新研究、应用进展。
二,分会学术交流
征录到的226篇学术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纳米材料制备及技术创新研究;
2.纳米材料和技术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
3.医药领域中纳米材料的应用及健康安全性;
4.纳米电子信息及磁性材料;
5.纳米薄膜及表面技术;
6.纳米材料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7.纳米材料结构评价与表征。
三、产业发展专题论坛
大会在中科院固体所张立德、北京首创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咸才军教授主持下,举行了主题为“中国纳米产业与国外的差距”和“振兴中国纳米产业采取的策略”的纳米材料技术产业化论坛,吸引了近100位材料科技工作者和产业界人士,会场气氛热烈,学者和企业家面对面地进行了内容广泛的即席提问和发言,包括纳米材料产品开拓市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纳米技术集成和纳米产品升级,纳米产业链形成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如何加强纳米产业之间的合作及纳米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等,从发展产业角度出发,深入透彻地分析了我国纳米材料技术产业方面在相关管理体制、机制、组织与科学研究、成果技术转化与推广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差距,论述了来自认识上、市场上、技术上、管理上、市场竞争上的各种挑战与对策。
在各分会场的报告中,南京大学徐正教授的报告《新型纳米结构——构筑和磁性》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中科院物理所孟庆波教授的报告《固态纳晶太阳能电池研究新进展》和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立民研究员《高性能Ti基纳米准晶合金》的研究报告,及北京大学其鲁教授《尖晶石结构锰酸锂正极材料动力电池及其应用》和南京理工大学陆路德教授《纳米金刚石性能研究》的应用研究报告也受到广泛好评。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金一和教授《纳米材料对人体健康潜在性危害问题》的报告, 是本次会议少有的几篇有关纳米安全性研究的报告,引起与会材料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该分会的讨论和交流非常热烈。
本次会议无论是论文的深度和广度比较上次都有很大提高,可以说是国内高水平的纳米材料研讨会,更可贵的是面向了产业和应用,为今后开展学术交流开辟了新的模式。会后还组织代表参观游览了威海刘公岛和蓬莱仙阁。
   “全国第四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国家“863”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山东省烟台市科技局以及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一文)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全国第四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顺利召开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仪表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业专用测试仪器
通用化学化工测试分析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