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网四川分站信息:2004年6月7日,“紫杉醇的工业色谱制备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组织的成果鉴定。由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顾健人院士任主任,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杨胜利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凯先院士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在紫杉醇的工业规模分离纯化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唯一促进癌细胞中微管聚合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是临床中最有效的抗癌剂之一。迄今为止,无论以天然紫杉属植物还是组织细胞培养或微生物发酵工程产物为资源,采用直接分离提取还是半合成制备,紫杉醇的生产都必须面临规模分离和纯化的难题。红豆杉属植物的提取物中主要含有大量的植物腊、色素和树胶等杂质,而紫杉醇的含量极低(0.03%~0.05%),特别是其中共存的许多紫杉烷系列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与紫杉醇极其相近,对工业化的分离与制备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该项目针对我国紫杉醇产业面临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落后、无成熟的工业色谱技术、无相应可供参考的工艺标准及其控制方法等问题,开发了紫杉醇制备工艺。该工艺以工业色谱技术为核心,以前处理除杂技术、后处理除杂技术和化学转化技术为支撑,突破了限制紫杉醇回收率提高的关键单元技术,优化了单元技术及其相互间的组合,简化了工业制备步骤,实现了工艺技术核心和生产模式的改革,完善了整体工艺过程,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建立了分离紫杉醇与其它类似物的核心色谱分离系统,经系统分离后,产品的紫杉醇含量大于98%;与现有公开的国内外专利工艺相比,紫杉醇的回收率、产率和总产率均明显提高,与国内工艺相比工艺稳定、质量可控,各种原料耗材等成本下降1/3~1/2;研制出适用于企业年生产10公斤紫杉醇的装置系统。
制备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综合利用工艺的建立,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紫杉醇产业的落后状况,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并将我国建设为全球的紫杉醇类原料药生产基地,并为最终将我国生产的紫杉醇类的终产品,如针剂等,推向世界市场奠定基础。